“时间啊,请你过得再慢一些”
4月14日7时49分,玉树地震,伤亡逾万,举国哀痛。
15日上午,南京依维柯位于青海的西北服务站就已行动起来,迅速组织青海格尔木、西宁两家服务站制作横幅、联系卡,安排生活物品,即刻赶赴玉树结古镇。
16日凌晨,2家服务站共派出3辆车,6名工作人员,由服务站站长亲自带队,连夜赶路。
17日凌晨3点,青海西宁服务分队到达玉树(行程820公里)。此时,距离玉树地震不到72小时。10点,格尔木服务分队也到达了玉树(行程1450公里)。
地震后,救护车、救援指挥车、电力工程车、专业抢修车和部队的各种特殊改装车在救灾第一线穿梭抢险,形成了特殊的“流动生命线”。而南京依维柯服务动车的到达,成为它们的一道安全保障。
为避免因车辆损坏而耽搁抢险工作,使抢救任务赢取更多充裕时间,南京依维柯动车服务人员一到救灾现场,便不顾路途疲惫、高原反应及余震多发的危险,在第一时间联系在此救灾的依维柯用户,进行车辆维修。
西宁服务站的2名人员,因急于赶赴灾区工作,连帐篷和棉衣都没带,白天抢修车辆,做好维修服务,晚上便睡在车里。“时间啊,请你过得再慢一些”,动车服务人员手脚不停,连续5天不分昼夜地工作,让他们露出病容,但却为灾区人民的“流动生命线”提供了保障。
“衣服撕了、手划破了,又算得了什么”
危急!
4月18日凌晨5点,南京依维柯西北分公司突然接到青海武警总队第四支队求救,该单位有一辆依维柯早上无法启动,而且这辆车早晨9点必须赶到指定地点运送伤员,不得延误。
抢修好一辆车,就能多挽救回几个生命,想到这些,南京依维柯动车服务人员带齐装备,立即驱车前往。检查后发现,车辆起动机损坏需要更换。然而,往常更换起动机需要将车辆举升起来才可以完成,但救援现场因没有维修举升设备,也没有维修地沟,使工作开展困难。
情急之下,动车服务人员拿起铁锹,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手工作业,终于挖出一条临时的简易地沟,“比起抢救生命,我们衣服撕了、手划破了,又算得了什么”。维修主修师谢师傅因为地沟狭小、简易,操作不便,动作受到限制,只能一直在车底下,冒着严寒连续工作2个多小时。终于,动车服务人员赶在9点前,将起动机更换完毕。
在服务分队到达灾区的第二天,解放军第25医院的一辆救护车坏了,医院负责人希望帮忙检查一下,服务站立即前往,但到达现场后发现该车为全顺汽车。虽然不在工作范围之内,但服务分队并没有拒绝,而是认真检查,发现是离合器片损坏,然后将型号告诉用户,随后几天,经部队医院联系后将配件发至玉树。为保证救护车能正常运行,南京依维柯动车服务人员连夜顶着寒风,帮助他们更换了离合器部件。
“我们的汗水滴落在地上,藏族老阿妈的泪水掉在我们心里”
礼轻情意重。
青海武警总队第四支队领导特意为南京依维柯服务分队送来了水、食品和工作服。这些平日里司空见惯的东西,在抗震一线显得弥足珍贵。此外,南京依维柯西北分公司还收到了9封感谢信和2面锦旗。兰州特警为表示感谢,还特意举行了“授旗”(锦旗)仪式。
截至4月30日,南京依维柯西北分公司夜以继日、连夜奋战,在灾区发放联系卡140余张,维修、保养车辆120余台次,其中往返于西宁和玉树的外出服务达13次之多,行程7000余公里,为青海武警总队、青海消防总队、四川救援队、解放军第25医院等多家单位提供保障。
“只要一给我们打电话,我们马上就近安排西宁或玉树的服务人员,不分昼夜为其服务。”南京依维柯西北分公司这样保证着。由于高原反应和天气变化等原因,南京依维柯的服务人员已有4人生病。但他们没有退却,五一节后,他们计划重新调配人员前往玉树进行轮换。“我们的汗水滴落在地上,而藏族老阿妈的泪水掉在我们心里”,南京依维柯动车服务人员这样说道,“我们要为抗震救灾车辆保驾护航,为我们的藏族亲人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