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7/pc202507014a9678094cad448baba33e7d1556a67d.jpg
北京车展在热闹中结束了。据统计,车展共有78.56万人次观展,这一数字又创了新高。再加上此前统计的20万平方米展区、2100家企业参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0-05/09/030652.html

等待处理…

北京车展能排第几

作者 顾行成
2010/5/9

北京车展在热闹中结束了。据统计,车展共有78.56万人次观展,这一数字又创了新高。再加上此前统计的20万平方米展区、2100家企业参展、990辆展车、89辆全球首发车、95辆新能源车等等数据,一个结论基本已经跃然纸上:北京车展,已经成为过去一年间全球最大规模车展。

那么,规模最大是否就意味着有些观点所言的全球最大、全球第一呢?

这里显然存在一个概念界定的模糊区域。最大,既可以是规模最大,也可以是行业内话语权最大;第一,既可以是参展企业数量第一,也可以是行业内影响力第一。

其实,在笔者看来,或许是一种习惯,国人总喜欢争第一。这固然是好事,可以激励人们更加奋发向上。但就车展而言,这个最大也好,第一也好,争来似乎并没有什么意义。在北京、上海轮流举办国际车展之前,国际上公认的大规模车展有5个,日内瓦车展、巴黎车展、法兰克福车展、东京车展、底特律车展,俗称“五大”。国内此前认定北京(上海)车展是“5+1”或是“第六大”。

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在中国没有去争这个头名之前,谁也没见美国、法国、日本为了“第一”争得面红耳赤,“五大”就是“五大”,没什么先后座次之分。所以,我们应该关心的,是这届北京车展之后,“五大”是不是真的变成了“六大”。

而笔者就此次北京车展之行,得出一个结论,恐怕我们还要在“5+1”这个位置上,多熬几年才行。即便现在称自己和“五大”并肩,底气多少还是有些不足的。

看全球首发车。本届北京车展89款,仅次于日内瓦车展。有言论据此认为北京车展全球第二。可这89款车型中,有75款是国内企业的全球首发车型。当然,其中肯定有未来将在海外上市销售的车型,但也可以断定的是,这些车型,成不了全球市场的主流。

看参展企业,2100家,但参展国家和地区,只有16个。而规模远逊的巴黎车展,有25个;法兰克福,30个;日内瓦则超过30个。参展国家数量多寡意味着这个车展在国际上的辐射影响力及其所拥有的话语权大小。

看展会背景,除了日内瓦之外,其他四大车展的背后,都有着雄厚的汽车工业实力作为支撑,而北京(上海)车展,背后的中国汽车工业,显然还有些稚嫩,虽然去年新车卖到全球第一,但整体自主工业实力,还是多有不如的。

有个外国媒体说得好,中国现在是全球汽车工业的生命线,虽多少有些夸张,但基本上是事实。至少10年内,我们还是摆脱不了用市场来换取工业发展和进步的境况。既然我们已是规模最大,销量第一了,那就想办法继续保持下去,等到真正有一天综合实力能和人比肩了,不管全球分成几大,至少能公认其中有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份就行了。

至于这届北京车展的统计数据,笔者认为,不妨就将其看成下届上海车展创新纪录的一块奠基石吧。

上篇:从车展看自主品牌“众木成林”
下篇:文明观博200问(节选)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