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5/2025051573e25406a3db46a69bc85a072d678959.png
上海世博会上汽-通用汽车馆总体上分为前展、主展和后展三个主要体验区域。除了主展区的动感电影作为汽车馆的重头戏,直到今天还没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0-03/21/028010.html

等待处理…

2030,当理想照进现实的时候

——上汽-通用汽车馆前、后展区侧记

2010/3/21

上海世博会上汽-通用汽车馆总体上分为前展、主展和后展三个主要体验区域。除了主展区的动感电影作为汽车馆的重头戏,直到今天还没有任何影片的视频片段透露之外,前展和后展两个区域的主要内容,汽车馆已经通过官方网站、世博官方活动和其他新闻见面会等形式,逐渐透露了出来。

综合来自上汽和通用汽车的各种信息,我们已经能逐渐描绘出汽车馆前展和后展的大致轮廓。这对于那些对汽车馆展览和体验内容早已满怀期待的汽车发烧友来说,无疑是个有足够含金量的好消息。

紧迫现实,上汽人深感责无旁贷

上汽-通用汽车馆的前展区是对现实的审视,说出了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的交通问题,并高瞻远瞩地剖析了这些现象背后潜藏的巨大危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工业与城市发展如何互相支持、汽车文明如何在真正意义上提高生活品质、城市发展和能源的持续性如何兼顾等问题,摆在了全新的上海,也是全新的上海汽车工业的面前。

首先,是能源问题。对,汽车的油箱里没油了,加油站里没油了,上海没油了,全世界都没油了。这绝不是耸人听闻的好莱坞大片的情节,因为在40年后,全球的石油将消耗殆尽。中国石油化工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2008年总共消耗了2.15亿吨石油产品,比2007年增加了11.9%。中国在2008年共消耗了3.65亿吨原油,比2007年增加了5.8%。

其次,每个人每天都会感受到的交通问题,就是塞车。大型城市人均每月支付的道路拥堵成本高达收入的10%,30%的汽油在堵车中白白浪费。有研究认为,我国每年因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元以上。以《2008福田指数——中国居民生活机动性指数研究报告》中上海拥堵时间为49分钟,上海平均寿命80岁计算,人一生浪费在堵车上的时间=80×365×49=1430800分钟=23846.7小时=993.6天=2.72年。

接着,就是停车难的问题。我国静态交通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于动态交通基础设施,全国停车位缺口平均在60%以上,导致马路停车场大量出现。城市停车位的短缺,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交通问题,摆在了我国的各个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面前。40%的车主每天至少被停车问题困扰一次,仅仅就上海而言,全市一共紧缺12万个公共停车位。每天把车停在哪里,几乎是每个驾车出行者都苦恼过的话题。

还有就是事故。地球上每30秒就有一起交通事故发生,在中国每年因违反交通规则引发的事故超过48万起。根据2004年《世界预防道路交通伤害报告》中75个国家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的死亡统计数据,全球每年大约有12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每天有3242人死亡,而受到交通事故伤害的人数高达5000万,相当于全球5个最大城市人口的总和。到2020年,全球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将达到234万人,占全球每年死亡人数的3.4%。

同时,驾驶的技术门槛,将许许多多有着驾驶需求和梦想的人挡在了门外。全球有 4500 万盲人不能开车,有6亿老年人因驾驶困难而造成出行不便。

当然,人类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改变命运,靠的是创新技术。顺着参观的顺序,汽车馆的前展区进入了展望阶段,通过循环播放影像和越来越激情澎湃的音乐,激发观众对未来二十年汽车生活的期待。

上汽为应对未来二十年城市、交通和汽车工业持续和谐发展面临的种种全新挑战、开发的“车联网”“新能源”和“自动驾驶”三大前沿技术,为人类目前遇到的交通问题,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

“新能源”在为提供汽车动力、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友好共处;如果不依赖石油的新能源汽车达到50%,中国对进口石油的需求将减少30%-40%,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减少25%-30%。

“车联网”利用先进移动信息交流技术和智能化处理技术,在人、车和道路之间实现联网交流和动态调节,使三者联为一体共同组成未来的城市交通移动系统;如果“车联网”成为现实,城市交通畅通无阻,人们每月可多享有3天的轻松假期;30%的急救病人将不再因为堵车而耽误治疗。

“自动驾驶”将人类从驾驶的辛苦中解放出来,让汽车生活真正成为人性化的享受。如果实现自动驾驶,人们可利用每天上下班途中的84分钟做任何喜欢的事情;人类将从驾驶座上解放出来,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汽车将成为移动的生活空间,从而改写人类的时空观。”

在前展的最后阶段,汽车馆运用视觉隐喻与主展影片所传达的信息——“为爱而行”建立感情联系,五大隐喻模块呼应了五大主题:联系、个性化、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系统和可持续性。所有这些都印证了一个道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人类将不再受到污染和排放的威胁。强烈的视觉和听觉震撼,将拉动观众的心弦,引起观众对主展动感影片的期待,自然过渡到主展体验。

拨云见日,汽车馆展现美好未来

当参观者走出汽车馆的主展厅,观赏过了激情澎湃的动感影片后,顺着参观路线,就来到了汽车馆的后展区。

后展一共分成八个区域:欢迎走廊、交通枢纽、郊外卫星城、中央商务区、公寓生活、未来之窗、寄语未来和礼品售卖区。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看到未来城市的景色,如同主展影片的延续。乍看之下,后展的环境如同主展影片中想象未来的情景变成了现实,等待观众去聆听去感受。整个后展环境生动,富有感染力,它讲述未来2030年上海的方方面面——生活、工作和娱乐,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触手可及。

欢迎走廊作为主展内容的延伸,与主展体验紧密相连,续写“和谐大同”的篇章。同时,欢迎走廊又是通往未来的入口,带领观众走进后展,体验未来2030年的上海风貌。

交通枢纽突出展示“Cute and friendly”概念车,它诠释着未来2030年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极具未来感的交通枢纽也是体验之旅的起点,从这里,观众将依次参观体验郊外卫星城、中央商务区、公寓生活、未来之窗和寄语未来展区。同时,交通枢纽也简述了政府在建设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在郊外卫星城,参观者可以看到“环保”概念车在广阔的草地上休闲地晒太阳。太阳能吸收板随着阳光的移动而动。背景中,人们能看到远处高速公路旁一组组的风车,带给观众阵阵微风,在这如画的体验中,观众对替代能源这一概念有了更直观地了解。

中央商务区突出展现了“Techno Geek”概念车。未来2030年上海的中央商务区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对于自动驾驶的高科技有了更直观地了解。自动驾驶为交通出行带来的革命性改变,也是汽车产业的创新卖点。

在公寓生活展区,观众感受到未来交通工具的变化。伴随着新的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展示了在2030的未来世界里,人与PUMA的联系无处不在。展现了生活的自由,选择的多样,以及出行的便捷。尤其是“Fashionista”概念车,在女主人盛装出行的夜晚,为女主人增光添色。

未来之窗展现的是“Shell”概念车弹性空间和个性化的多功能设计,展现了未来交通工具带来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今天是无法想象的。通过与观众的互动,让观众了解个性化交通工具在未来的触手可及。

寄语未来展区以互动体验作为2030未来之旅的结尾。观众在这个区域可以现场拍照,领取密码牌,然后上网搜索下载自己在未来2030年的照片,抒发对未来2030年的寄语和愿望。同时,通过媒体科技创造一个视觉盛宴,展现人类以及未来上海的城市生活和“行”之间的密切联系,突出主题信息。寄语未来展区可以激发观众对未来2030的期待和展望。

礼品售卖区为这次体验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观众可以购买自己喜爱的礼品,带回家珍藏。

在后展区丰富多彩的内容中,观众尤其要注意的是两款上汽自主开发的未来交通概念车:Shell和Leaf。

Shell是专门在市内磁悬浮系统行驶的概念车,车子的顶部和车门是全玻璃的,车门在中间打开,目的是方便驾驶者的进出。其最大的特点是与城市建筑空间有机融合,提供个性化的移动空间,节省建筑资源。可以与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标准接口,提供无缝连接。并可以实现建筑立面上的汽车升降。磁悬浮系统产生电磁能量输送到分布在各建筑物和路面间的轨道,城市里的所有车辆都在上面行驶。汽车进出轨道以及点火启动由摄像机、全息屏幕以及驾驶者的 DNA 进行认证。在这样一个无事故发生、由计算机控制的系统里面,以每小时128-160公里的速度移动。在未来城市的交通网里面,Shell、出租车和多人汽车都在Mag-Lev系统里面行驶,并且在垂直和水平面进行无缝连接,也就是车子可以到达任何地方,包括摩天大楼的某一层上。

Shell采用的是太阳能技术,完全零排放。Shell可以改变的空间,仰仗于可伸缩弹性薄膜技术。表皮材料是聚亚氨酯涂层莱卡(polyethylene-coated Lycra),一种由碳增强的高强度金属丝进行增强的复合材料,软弱、坚韧并且防水耐热,并在相接处做到无缝,它的可塑性允许驾驶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其外形。车体通过高度伸缩实现空间变化,收缩状态下,适合高速行驶,宽高状态下,适合多人乘坐,娱乐,工作,休息,人际互动,郊区或公园停泊休闲,作为建筑的有效空间利用等等。

Leaf简单地说,Leaf的最大特性是通过车顶“叶片”吸收,转化,传导太阳能,以可视化的“叶脉”方式显示能源流动的特性。它能够模拟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为电能,这样一来,汽车就从能源消费者转变为能源生产者。同时,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风力发电装置,回收散逸的风能,通过道路及停泊空间中的双向充电装置(充电带或充电接口),使Leaf 和整个城市能源系统连接。通过实现回收风能,与城市双向充电,成为能源供给系统中的一分子。Leaf生物化的特性,太阳能收集装置随阳光和天气变化而变化,传达亲和自然的理念。叶片上的太阳能晶体片可随太阳照射方向而转动,提高太阳能收集效率,夜间,雨天垂落,生物化特性使人与车建立起更强的感情纽带。

事实上,上汽新能源汽车研发工作早已起步。“十五”期间,上汽就研制成功了首批二甲醚城市客车、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燃料电池MPV等概念样车,实现了桑塔纳3000型LPG单/双燃料轿车、申沃CNG城市客车、桑塔纳CNG双燃料轿车等批产投入市场,为汽车的节能环保作出积极贡献。“十一五”开始,上汽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研发步伐,明确了“以混合动力为主,以燃料电池为前瞻方向,同时加快推动代用燃料和纯电

概念车的设计理念是环保与新能源,自然在能源和环保的功能上会领先一筹。Leaf车顶将采用仿生植物光合作用原理的新型太阳能电池 DSSC 和阳光自动追踪系统。同时,Leaf在四轮均安装了小型风力发电装置,能在停泊时捕捉散逸的风能,充入自身电池储存能源,最大限度利用清洁能源。Leaf车体材料部分采用能吸附二氧化碳的有机金属结构(MOFs),能通过吸收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另外,Leaf采用能源小型化技术,目的是从能源的单纯消费者转化为自给自足的能源供给者,并通过双向充电技术将多余能源供给城市能源系统,实现整体效能最大化。

动产品的研发”技术路线。先后开发出混合动力、燃料电池、超级电容、二甲醚等不同技术路线的新能源功能样车,在新能源汽车研发道路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比如,2008年7月,别克君越混合动力轿车上市,领驭燃料电池轿车成功服务北京奥运,申沃超级电容大客车在上海市公交线路上累计运行已经超过50万公里。

近两年来,除了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有所进展外,上汽还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7年11月,由上汽、通用汽车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的中国车用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开始运行。2007年11月中旬,在上海国际汽车城举行的国际新能源车“必比登大赛”上,上海牌氢燃料电池车“超越3号”亮相,与其他上汽生产的混合动力车、领驭混合动力车等,一共取得7个A的佳绩。2008年4月中旬,中国车用能源研究中心正式在清华大学成立,上汽集团成为第一批直接参与中国车用能源研究的汽车制造商。

2009年1月,上汽集团与上海汽车共同投资成立上海捷能,自主开发可逐步替代传统内燃机驱动技术的油电混合和纯电驱动核心产品技术,从而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研发。同年4月底,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与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署《世博新能源汽车推进项目协议》。根据协议,上汽将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完成世博新能源汽车开发任务。同期,上海国际汽车展上,“上海牌”纯电动轿车、新一代“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荣威750 中混混合动力轿车三款自主品牌新能源轿车正式亮相,显示了上汽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确保世博汽车项目顺利进行的初步成果。

2009年5月,上汽召开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建设誓师大会,明确了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目标,即2010年,上汽荣威750中混混合动力轿车将投放市场,实现综合节油率20%左右;同时,要确保世博会新能源汽车任务顺利完成,向世博会的运营提供跨越四大系统,即纯电动、超级电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近千辆新能源车等。

2009年6月,申沃客车研制的世博会用超级电容大客车样车正式下线,并将在上海公交线路示范运行。同时,公司还配合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进行纯电动大客车、混合动力大客车和燃料电池大客车的第二轮试制。这是继上汽新能源乘用车为北京奥运会服务之后,上汽为上海世博会服务的新能源商用车研发取得的重要进展。

2009年7月,上汽集团与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上汽大厦举行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签约仪式,加快推进和实施上海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根据协议,上汽将全面启动总投资额超过120亿元、总计41项的上汽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其中2009年投资21亿元。另外,上海市政府承诺补贴上汽集团3亿元发展新能源汽车,这将进一步助推上汽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

走出汽车馆,参观者一定会感觉意犹未尽,流连忘返。是啊,短短的参观,浓缩了汽车百余年的历史进程,浓缩了人类百余年的思考和创新。

自从1885年第一辆汽车问世以来,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里,汽车工业突飞猛进,人类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而今天,在“城市、道路、汽车、人的和谐统一”目标引领下,上汽和通用汽车携手兴建上汽-通用汽车馆,以“直达2030”为主题,预演20年后的城市新世界,向世人呈现未来先进的技术理念,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穿梭在未来城市与自然中的刺激动感,亲眼看见直达2030年的精彩,为未来而震撼。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