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3月8日,当最后一批用于检验制造流程及工艺的130辆AP11样车下线,上南合作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新战略车型,将迎来它的批量化。到4月份,AP11和MG产品计划生产总量将达到4600辆。其中,AP11第一个月份的批量达到3000辆,对于之前每月产量徘徊在1500辆左右的南京浦口基地来说,这将是前所未有的高产月。
记者 严瑶
通讯员 李玉龙
“4600辆,这是正常生产计划的3倍”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经过去年一年围绕AP11项目所做的一系列工作之后,AP11将于3月17日在南京浦口下线,到4月,AP11和MG产品计划生产总量4600辆。其中,AP11第一个月份的批量达到3000辆,对于之前每月产量徘徊在1500辆左右的南京浦口基地来说,这将是前所未有的高产月。
按南京员工的话来说,“4600辆,这是正常生产计划的3倍。”这个数字的提升,意味着现在15个JPH的生产节拍,将猛升到25个JPH。要实现这个极富挑战性的计划,工厂每天工作时间将从8小时延长到10小时,每周工作6天。
每天生产时间达到10个小时,这是浦口工厂从未做过的,作为南汽总经理的黄可基结合自己在上海通用工作的体会时谈到,开始时问题一定会很多,特别是在后勤保障(如班车发车时间、食堂就餐问题)、劳动纪律、安全生产等方面都要高度关注。这就像打仗,涉及的问题可能是前方,但是问题的根源有可能在后方。为此,黄可基要求后方部门就如何应对由此产生的问题提前进行全面细致考虑,并做好预案。
对车身每个环节都要做300%的检查
批量生产即将到来,黄可基首先将要求对准了质量。他特别指出,公司今年的目标就是“以产量提升为抓手,以AP11项目为契机,追求精致质量、优势成本,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努力把AP11打造成上汽自主品牌的拳头产品之
木一,确保实现南汽经济效益的根本好转”,而成为拳头产品的标志之一首先在于质量过硬。
从去年开始,公司围绕AP11项目质量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在检验成果的时机到了。他要求在质量上,必须做到吹毛求疵,严防死守,对于需要检查的内容,质量部门必须每项落实,每个岗位都要严格执行“三不”原则。
出于对质量的严格把控和统一管理,目前车身生产部的质量检查职能已经统一并入质量部,但是对于车身而言,必须像临港那样,对每个环节都做到300%的检查。
对总装生产,他明确提出,要让“按灯系统”充分发挥作用,发现问题时一定要敢于停线,要通过停线来暴露、分析问题。每个月,整车制造系统都会对出现问题、导致停线时间最长的单位,不管是供应商还是内部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其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办法。而从2008年就开始执行的每月问题供应商TOP10会议制度,也会严格执行下去。
高产来临,“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由于AP11项目的特殊性,前期许多工作都是由上海相关部门在负责,现在按照GVDP流程,南汽将起主导作用,黄可基因此要求公司人员“丢掉幻想,准备战斗”,按照流程,继续做好工作。他提出:每个党员要在高产中起表率作用,带领员工通过拉产为今后的持续高产打好基础。每个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要下到现场去,从账面检查到现场检查,通过做细、做实工作,按照PDCA流程,检验计划的合理性和规范化。
据负责AP11工程制造项目的南汽总经理助理王新伟介绍,进入今年以来,AP11的项目例会由原来的每周一次已经改为每天召开一次,以加速推进各个部门的整改步伐,保证3月份AP11的投产,并且保证4月份开始的产量逐月爬坡和加速。4月份后的任务会更艰巨,工作更加艰苦,可能出现的困难比预期的会更多,因此公司要求员工认清形势,充分意识到自己面临的责任和义务,在实战中展现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