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4/pc202504240f16e47abdec42e1a7cfdd881db26898.jpg
今年的“两会”正在北京进行,汽车界代表的议案、提案颇受行业瞩目,代表们在两会上的建言献策,将直接左右政府今年对汽车行业的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0-03/14/026976.html

等待处理…

两会汽车界代表共谋行业发展大计

2010/3/14

今年的“两会”正在北京进行,汽车界代表的议案、提案颇受行业瞩目,代表们在两会上的建言献策,将直接左右政府今年对汽车行业的决策。本报记者参阅大量两会报道,集中整理了业界精英们的议案、提案,以飨读者。

蒋应时

世博辐射效应可至全国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监事会主席蒋应时表示,世博会可以将经济、文化、旅游效应传递到整个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

蒋应时说,上海世博会的效应不能,也不会仅限于6000平方公里。整个泛长三角区域都能参与,共办一届成功世博。在中国上海2010年世博会期间,将开展世博会城市友谊日活动,覆盖长三角的15个城市;泛长三角地区将联合主办世博主题论坛。泛长三角地区还将做到文艺活动共演,世博会期间将有2万多场文艺演出。

旅游资源共享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蒋应时认为,可以借世博机遇,推进泛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包括旅游景观资源、旅游住宿接待资源、旅游集散设施资源和旅游支撑服务体系等“四个资源共享”。泛长三角世博之旅将上海世博会参观和周边城市旅游嫁接于泛长三角旅游腹地,使长三角周边城市都有机会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上海世博会举办地,推进泛长三角地区共同发展。

陈虹

关注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和税费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副董事长、上海汽车总裁陈虹提交了3个议案,分别涉及新能源汽车、油品质量与节能减排和汽车产业税费改革等。

陈虹担忧,目前,地方层面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纷纷上马,而国家层面的新能源汽车创新联盟尚未成立,这种状况可能引发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地方保护、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他建议,由国家工信部牵头,科技部作为主要参加单位,委托汽车行业协会负责组建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创新与产业化联盟,整合国内整车、零部件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等优势资源,并对目前已经成立的地方新能源产业联盟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推进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对于油品质量与汽车节能减排标准同步提升的议案,陈虹认为:油品质量一直低于汽车排放标准要求的现象已经在中国延续多年,满足排放要求的油品不能同步向市场供应,这已影响到我国节能环保总体战略的顺利实施。他建议,由国务院牵头,统筹协调、综合平衡汽车产品排放标准和油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油品质量标准的实施应早于同级汽车排放标准的实施。

关于深化汽车产业税费改革,陈虹认为,由于国内汽车产品涉及的税费种类较多、税率较高,对促进汽车消费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从节能环保、促进消费的角度出发,深化汽车产业税费改革,对汽车产业本身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都意义重大。陈虹建议:统筹研究涉及汽车产品的多个税种的作用,调整汽车产业的征税体系;购置税税制变革为分级税率制,扶持节能环保小型化汽车的发展;考虑除排量以外的其他征税基础。

曾庆洪

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在议案中表示,2010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最高可能达到7000万辆,但我国汽车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影响了汽车产业发展和客户利益的保障,也给社会交通安全带来隐患,所以,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曾庆洪从“建立和健全汽车维修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汽车维修准入门槛,并强化监管执行力度”“做好汽车保险服务”两个角度提出了国家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的构想。

鲁冠球

制定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提出“关于制定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的建议”议案。他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联合国内有成熟研发和产业化经验的企业,成立国家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委员会,尽快着手制定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标准;关键零部件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新能源汽车标准的制定首先是关键零部件标准的制定,尽快确定统一的关键零部件产业标准。以锂动力电池为依托,重点推进锂离子电动汽车相关产业标准的制定;加强与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标准的接轨,制定出具有国际通用水准的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

王凤英

政策保障小排量车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公司总裁王凤英在议案中提到,数据显示,在汽车产业成熟的发达国家,汽车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全部碳排放量的25%-28%,虽然我国汽车行业的碳排放量仅占总碳排放总量的5%左右,但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其碳排放量所占比重将越来越高。低碳社会给汽车工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发展新能源汽车和高品质小排量汽车被认为是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践行低碳模式的两大途径。然而比起更具长远意义的新能源汽车战略而言,力推节能环保型高品质小排量汽车的发展战略无疑更加现实。

议案中说,在国家利好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小排量车获得快速发展;但2010年部分优惠政策的取消,小排量轿车发展不容乐观。要真正实现小排量汽车的大发展,仍需政策持续、细致的导向和关怀,建立完善的产业政策鼓励体系,真正打造一个低碳的汽车社会。

新能源商会

加大新能源补贴力度

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状况,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的提案建议,对燃料电池轿车补贴提高到60万元;公交客车补贴提高到160万元的水平,直接出资建设加氢站或对加氢站建设进行补助和政策扶持。同时,加强资金引导和政策引导,推动燃料电池配套零部件和集成系统部件的产业联合。

鉴于我国燃料电池技术严峻形势,新能源商会在提案中建议,由国家和地方牵头,通过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入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零部件和系统部件的产业联盟,并给予参与企业减税、免税等优惠政策。

提案建议,科技部持续增加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科研课题的设立,继续加大燃料电池技术课题资金投入的同时,增加系统工程化技术方面课题资金的投入,推动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

李书福

给予车企更大自主权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汽车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提案中提到,我国从“自行车社会”走向“汽车社会”这一历史进步已不可逆转地到来。欧美国家的经验表明,“汽车社会”到来后,城市扩张才真正开始,汽车对石油的大量消耗和环保的压力,车与人的矛盾随之也会日益凸显。在走向汽车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借鉴已经历“汽车社会”国家的成熟经验,对于能源、环境、交通等方面的挑战,尽早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变被动为主动。

李书福建议成立中国汽车社会研究课题组,为中央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汽车产业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所涉及的问题,需要国家出台政策统筹解决。为建立“汽车社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政府应该及时制定清晰而富有远见的汽车产业战略目标,把汽车作为战略产业,成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成为扩大内需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头产业。

他提出,中国汽车产业的许多问题要靠市场和市场竞争来解决,而不是靠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政府担心汽车产业过度投资不是没有根据的,但是应该给予汽车企业更大的自主权,进一步放宽审批限制,企业对市场的情况是最清楚的,企业对自身竞争力的判断也是最准确的。

左延安

制定国家层面产业战略

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的汽车在研发能力、制造水平上差距还很大。中国要成为世界汽车强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量化的发展战略目标,这个发展战略不能只管3年、5年,要管更长时间。

左延安说,韩国发展汽车是有战略的,否则走不到今天这一步。美国汽车就没有发展战略,结果美国汽车三大有两家混不下去,又过早地引狼入室,让日系汽车在美国大举发展。

发展战略缺失,就不可能有好的规划和政策。目前,中国的汽车产业和世界上的强手站在同一台阶上,现在还有机会,要抓住机遇,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在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原材料、零部件、售后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以及汽车出口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发展计划,稳步向前推进。否则,过几年这个机遇有可能就没有了。

柳崇禧

建议参与新能源汽车国际标准制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柳崇禧提出,这次围绕纯电动汽车产业做一些建议,现在汽车的产业化已经提到议事日程,目前的情况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些核心技术有待突破,目前形势比较严峻。光靠一些企业或者是一些科技单位支撑是不够的,还要进行政策的导向、支持、扶持,新能源汽车才能够健康发展。柳崇禧说,“我们建议,要制定标准,目前电动汽车是缺乏标准的,国外这方面可能走在前面了。如果我们的标准落后了,将来在标准上会受制于人,所以说我们要尽快地制订这方面的标准,同时还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

尹先生

加速纯电动汽车产业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尹先生提出,从中、长期看来,纯电动汽车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在技术完善上仍需要一个过程。纯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相比,其功能与用户的需求尚有差异,如续驶里程、充电时间等。纯电动汽车要在当前有所作为,国家则应制定相应政策,设置专门机构,为整车开发企业搭建高效的官产学研用一体化研发平台和提高消费者使用及接受度措施,建立基础配套设施和运营管理模式和办法。国家应统筹从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方面,加快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形成良性、快速发展,建议加大对整车企业带动零部件企业发展,以整车厂为牵引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研发能力和产业链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应用;加大社会宣传和政府采购力度;支持纯电动汽车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

唐良智

新能源汽车研发力量不宜散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湖北省襄樊市委书记唐良智认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线图还不明晰,各地和各大汽车制造厂商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研发力量不集中,技术、人才资源分散,核心技术突破慢,技术标准难统一。虽然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面有一些补贴政策,但只是在消费环节,对技术研发、生产环节的支持力度不够,综合效应尚不明显。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建议在一些汽车产业发展集中、新能源汽车发展基础好的区域,选择几个城市,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综合示范区,加强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支持,整合产业资源,形成聚集效应,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上篇:没有了
下篇:边栏新闻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