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4/pc2025040314001082b0734021920355a9eca54d04.jpg
本报讯 在历时近3年的中试后,宽温镍氢电池在位于郫县的四川宝生新能源电池公司实现量产,该技术有望推动新能源汽车由概念走向市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0-02/14/026274.html

等待处理…

成都宝生宽温镍氢电池实现规模化生产

2010/2/14

本报讯 在历时近3年的中试后,宽温镍氢电池在位于郫县的四川宝生新能源电池公司实现量产,该技术有望推动新能源汽车由概念走向市场。奔驰、丰田、通用汽车、通用电气等跨国巨头的中国区甚至亚太区要员,分别闻风而来,筹划着利用成都的新型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和生产能力,进行市场甚至更深度的战略合作。

国际汽车市场正加速向“清洁”转型,引发了电池领域的全新革命。一直以来,传统的铅酸、铬镍、锂离子、镍氢电池因为寿命短、容量小,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大规模量产的主要障碍。宽温镍氢电池可以在零下50摄氏度至70摄氏度的宽温区运行,容量可达90瓦时,比传统镍氢电池高20%,是铅酸电池的3倍。其原料是被当作稀土废料的无钕稀土,成本比同样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要低一半左右。

此外,同样体积的宽温镍氢动力电池比铅酸电池储备能量大出2倍多,根据测算,把整个燃油驱动系统换成宽温镍氢动力电池,贮能可供轿车运行500公里。铅酸电池充放电300次即基本报废,宽温镍氢动力电池则可大电流充放电上千次。

据称,未来两年内,宝生计划投资60亿元,宽温镍氢电池生产规模将由目前的8000万安时,扩大为50亿安时,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亿元。 西山

上篇:大陆集团准备量产新一代平视显示器
下篇:第三届国际锂电池产业论坛将在深举办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