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眼睛”行动世博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交通文明志愿者”,这些同世博会和车友会相关的志愿者们,正用他们的行动迎接上海世博会的到来。这是一群充满阳光、活力四射的年轻人,这是一群驾着爱车穿梭于城市间过着时尚生活的有车族。世博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他们的身影越来越忙碌。本报将分两期讲述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激情与活力
做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
陈刚,迎世博七彩行动项目官、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励志中国精英大学生联盟秘书长、上海青年车友联盟秘书长、东方SHI 车场俱乐部总经理。他长着一张胖胖的娃娃脸,戴一副黑框眼镜,和他名片上一连串的名头似乎并不相符,当讲起自己与汽车结缘、继而又与世博结缘的故事,他滔滔不绝……
在上海理工大学读大二时,陈刚就拿着学生证,跑到上汽集团团委办公室,对当时的负责人说:“我要工作,我不要工资。”对方笑笑,果真给了他一份工作,让他负责上汽的校园活动。于是他做得有声有色,组织策划了“上汽进校园”等活动。他还曾组织了上海高校第一个球友会和车友会。当年,上海高校的学生都要通过他来买中远队的学生球票。学机械研究汽车,联系实习都与汽车有关,陈刚似乎注定了要跟汽车打交道。毕业后,陈刚到一家汽车俱乐部实习了半年,再后来又回到上汽集团。但是,陈刚最终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告,辞掉了工作,投身车友公益和后来的“志励中国”青年公益组织。现在,陈刚自己开了一家广告公司,仍然从事众多的车友公益活动。
当初,陈刚的青年车友联盟有7位创始人,现在坚持和活跃的只有他一个人了,他为什么能坚持到现在?陈刚说,首先,坚持需要眼光。你要真正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是有未来和希望的。二是要有毅力。我曾经遭到家人和朋友的反对与无数次的劝说,但两年过去了,我坚持了下来,把车友会这个平台做活了,现在公益和商业都可以做了。当然,能够走到今天,经营的意识也不可缺。民间的公益组织,多少存在资金和资源的限制,要善于利用群体自身的优势,平等地换取自己需要的资源。我们组织现在运营的资本都来自企业,我们有他们需要的资源。”
现在离世博会的召开已经不足100天,陈刚和他的团队在紧锣密鼓地为世博会发挥着他们的作用。陈刚告诉记者,在世博期间,他所在的团队将组织车友志愿者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提供后勤保障,做其他志愿者的后盾,成为“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这一项活动,预计将发动1万辆私家车,规模将有望冲刺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据陈刚估计,在世博期间进沪的车友就将近13万车次。他们将为这些车友寻找对接点和停车点,尽量引导他们把车停在外环以外,安排他们尽量通过公共交通入沪。 王文
从车友会走近世博会
小雷妹妹(严慧),上海标致车友会负责人,谈起世博会与车友会,小雷妹妹说,世博会让她多了个机会用各种方式玩车。
回忆起2008年那场堪称有史以来“最牛 LOGO”的世博之“拼”,大约发生在倒计时600天左右的时候,但如今提起来小雷还是很激动。那时,上标车友会在第四届青年风尚节中,担任了一个重要角色——组织436辆私家车,在上海赛车场P5停车场,通过调度和指挥,拼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LOGO。指挥者小雷妹妹在现场负责调度和排列车子,大小车子都由她指挥入场。
“拼图”完成之后,当时的现场真的是只能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动用了直升机对这个华丽的场面进行了航拍。小雷是现场所有车辆的指挥员和调度员。近400辆车子要开进停车场,开到指定的位置,并且以最小的误差停放好,这本身的工作量就已经很大了。而现场永远会有之前怎么都想不到的问题出现。“那次的‘拼图’是一个完整的世博会宣传标志,占用了大约35家车友会的车辆资源。虽然事先会大致规划出车辆摆放的位置,但现场永远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车辆数目不够、车子大小不合适等问题,”小雷说。那天正好下雨,结束之后,费力开车过来的车主和一整天在现场来回奔跑的工作人员,都“悲惨”地饿着肚子各自回了家。
但是,就是这样“倒贴”汽油费和精力的活动,大家也依然兴致勃勃,没有一个人抱怨喊累,这样的团队精神让小雷很感动。进入车友会两年以来,这样的感觉不断增加,一直累积到让人觉得整个车友团体就像是一家人。朋友的概念在这里被发挥到最大化,原本在一起吃喝玩乐的,渐渐变成了紧急时刻尽心尽力互帮互助的,原本只是兴趣相投的,变成了密友或者恋人,甚至结为夫妻。这是一个相当“强大”并且有凝聚力的组织,刚开始大家或许谈论比较多的是车,但时间长了慢慢熟悉之后,会不断衍生出球友、牌友、妈妈团等等。
小雷说,其实她并非想炫耀什么,只是觉得很幸运,她所喜欢的圈子,能一起做这么一件世博大事。让自己的生活不知不觉间就加入了世博两个字,自然而然,一点都不唐突。即便有关世博会的宣传长江后浪推前浪,再炫的表演也许都会被“淹没”,但是至少,无数“车友”会因为所做的这些“小事”而感觉到一个与自己生活相融的世博。 辉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