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汽集团全球化发展,从技术输出到人才本土化,成为汽车企业全球化的核心竞争力。近日,延锋公司墨西哥工厂迎来关键一步:在中墨两端镜头前击掌相庆的时刻,延锋墨西哥技师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这是一场跨越12个时区的“双向奔赴”,更是延锋海外党建“跨洋出海”的又一次实践。
经验复制:从南非到墨西哥
墨西哥工作室的成立,是延锋海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进一步延伸。去年,延锋在南非设立首个海外技师创新工作室时,延锋依托上汽技师工作室“五有”(有组织、有场所、有项目、有成果、有经费)体系指导,通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输出标准化运营体系,为当地工厂构建高效的技术支撑与人才培育模式,积累了宝贵的海外本土化经验。在总结南非经验的基础上,墨西哥工作室结合当地政策与技师特点进行了针对性优化,标志着延锋海外技师工作室从“首站试点”迈向“体系推广”的新阶段。
多元培育:本土化产业工人队伍
工作室为墨西哥技师设计了专属“成长阶梯”:从基础的激光焊接操作(技术员阶段),到“蓝光检测设备调试与精度校准”(高级技术员阶段),到“汽车智能化生产线故障诊断与优化”(Master Technician技能大师阶段)。每个阶段的培训都对应延锋全球统一的汽车制造技能标准,不仅为每一阶段配备相应的技能培训与明确目标,还将为Master Technician举办专属聘用仪式。优秀徒弟还将有机会赴中国交流,亲身体验中国先进生产线的运作。“我想成为Master Technician,像中国师傅那样厉害!”在师徒结对仪式上,墨西哥技师Eufemio Reséndiz(优飞匠)向中国导师向师傅(上海市首席技师)道出心声。为了消除语言障碍,更好地帮助本地团队学习,延锋工会送来翻译设备,同步上线双语培训资料和AI 知识库,连设备操作手册的示意图都绘制得更为详尽。“以前遇到难题只能等中国国内支援,现在我们自己就能讨论出方案。”墨西哥技师Eberardo Hernandez Angel(小安匠)拿着刚完成的设备优化图纸,眼里满是成就感。

实战驱动:攻坚项目出成效
在技术攻关与经验沉淀上,设立立功竞赛项目,以实战任务推动技师交流创新。“这次立功竞赛,我们要攻克AI视觉检测的精度问题!”在项目签约环节,墨西哥技师Julio Ruelas(里奥匠)信心满满。每个项目都瞄准生产痛点:激光焊接的参数调整、智能化改造的细节优化……只要有好的想法,就能立刻用工作室的设备验证,把创意转化为成果。通过建立区域资源共享机制与AI知识库,实现结构化经验沉淀和90%以上复杂问题自主解决的目标。墨西哥技师Raul Venancio Marin(劳尔匠)说:“我们把技师创新工作室视为‘灵感加油站’,我们期待与公司共同成长。”
今年,延锋首次将优秀女职工集体/个人、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等荣誉评选延伸至海外团队,墨西哥工厂女员工马卡龙获得延锋优秀女职工称号,成为当地优秀榜样。
延锋的海外技师创新工作室,正在把本土的匠心经验,转化为适应不同市场的“本土化方案”,助力上汽集团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