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九银十”是传统的汽车销售旺季,车企通常会在国庆长假期间进行一波促销。总体而言,与往年相比,今年假期车企的促销力度已大幅减小。有专家指出,近年来,价格战非常激烈,车价已处于低位,本就没有多少降价空间。对于经销商而言,全年都有降价促销活动,国庆节前有大量新车上市,当时已经进行了变相降价。有经销商表示,年底还要冲销量,预计车企年底冲销量时可能优惠力度更大。
另外,从假期港股市场汽车股走势可以看出,尽管车企9月份销量大多创出新高,但资本对车市前景并不看好:10月3日,港股中国新能源汽车股集体大幅下挫。据分析,下挫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隔夜美股特斯拉大跌5%形成联动。二是近几月来终端优惠持续加码,由频繁的降价潮引起的车市新一轮内卷,或对车企利润端产生负面影响。三是受多地汽车地方补贴取消话题冲击。四是假日前后冲上热搜的小米汽车自动行驶事件给盘面带来了影响。
国庆促销,降价力度明显收窄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国庆长假期间,有7个汽车品牌官宣国庆专属促销政策,以传统汽车品牌为主,促销时间大多截至10月8日或10月12日。促销政策主要是现金补贴、置换补贴、定金抵扣尾款、金融政策、限时特价和积分等。有品牌综合优惠数万元,但实际上只比平时额外优惠了2000~3000元。
一汽奥迪的销售人员表示:“现在,我们主要是厂商优惠,直接优惠车价,经销商在此基础上再给优惠。国庆长假比平时再优惠两三千元。”广汽丰田在国庆长假期间限时优惠至高5.1万元。但在平时,广汽丰田4S店就有3万元优惠,到店还有进一步的谈判空间。结果是,如果不置换新车,国庆专属优惠最高只有3000元。
汽车价格已处于低位,是国庆长假期间降价幅度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国庆节前,大量新车上市,当时已经进行了变相降价。一汽奥迪的销售人员透露,经销商更愿意为年底冲销量拿出促销资金,预计年底的促销力度会比国庆长假期间更大。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上半年仅有30.3%的经销商完成销售目标,52.6%的经销商亏损,仅有29.9%的经销商盈利;新车对经销商的毛利贡献率为-22.3%,新车亏损进一步加剧。该会乘联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汽车行业利润率整体呈现持续下滑态势。今年1—8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5%,下游工业企业为6%。9月30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文表示,经销商面临客流增长乏力、价格倒挂持续,以及盈利能力下滑等多重压力。客流不足是最普遍的挑战。叠加刚性经营成本,经销商盈利状况依旧面临挑战。
如果补贴优惠不再,车市会怎样?
江苏省近日发布《关于调整江苏省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公告》,宣布全省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暂停实施,并对汽车报废更新实行限额管理。早在江苏发布公告之前,湖北、湖南、安徽,以及广东广州等多地陆续暂停汽车置换补贴申请,部分区域更是将“无条件申领”改为“抢券模式”,并严格限制新车上牌地点。甚至有些地方早在第二季度就因资金消耗过快,提前终止了原计划持续到年底的补贴政策。
车市的发展,似乎又出现了难以确定的走向。当政策温床逐渐撤去,中国汽车市场必须独自面对市场的风雨,能否展现出势不可挡的销量增速?失去政策刺激,消费者又能否继续保持购车热情?对于这些问题,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
购车补贴门槛明显提高,未来政策不确定性加大。显然,消费者优惠购车的窗口一直在收窄。受政策调整影响,汽车经销商的日子会更难过;销量受挫,车企在推进后续产品时,会有所彷徨;与车企绑定的供应商,在车企资金吃紧的时候,发展也会受影响。当然,就像曾经的汽车下乡、购置税减半等国家层面出台的政策一一取消后的市场光景一样,补贴政策退坡或调整,终究是推动汽车产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和“体验驱动”转型的关键一步。
要是积极地看,此举是倒逼车企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新起点。告别补贴后,车企无法再单纯依靠价格优势,必须将重心回归到产品力本身。另外,政策调整总会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头部车企能更好地适应无补贴环境,而严重依赖补贴的尾部企业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综合网络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