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1/8/2021081402731663c4324983b32f7b45238a07d5.jpg
台风到来前的上海外高桥港区,黑云压城,离台风期休港时间点越来越近,当海通码头3号泊位的“格罗顶峰”号滚装船缓缓驶离,上汽安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1-08/15/010795.html

等待处理…

“和台风比一比究竟谁快”

海通码头:12小时,4772辆车装船完毕驶往欧洲

本报记者 吴琼
2021/8/14

台风到来前的上海外高桥港区,黑云压城,离台风期休港时间点越来越近,当海通码头3号泊位的“格罗顶峰”号滚装船缓缓驶离,上汽安吉物流副总经理、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码头”)总经理孙建国终于松了一口气:终于抢在台风到来前,安全、成功地完成了4772辆汽车的装船任务。

听到这一消息后,这批驶往欧洲的汽车货主们很震憾,原本他们预期可能要等到台风结束后才能完成装运、出海。

“没想到,我们刷新了装船纪录,只用了12小时就完成了正常情况下需要36小时才能完成的装船任务。”回想起当天的情景,负责计划、现场调度的沈超仍然很兴奋。

创造纪录的背后,是现场海通码头运送团队的挥汗如雨,是后台指挥团队的专业、智能调度。

150人,全员齐动

按照原定的计划,“格罗顶峰”号滚装船于7月23日开始装运,24日驶离。但没想到7月22日接收到了台风预警信号,台风将于7月24日来袭,正好和船期碰上。按照台风期的作业规定,需要休港4天,任何船只都必须离港。也就是说,“格罗顶峰”号必须在7月24日0时30分开船,如若不能完成装卸,只能等到4天后才能靠回码头重新装货。

听到台风预警消息后,货主和船务公司都很着急,向海通码头求助。货主的诉求是,欧洲市场对这批车辆的需求很紧急。船务公司担心的是,每晚一天发运,公司的运营成本将增加不少。

这个超额要求,对任何滚装船码头来说,都是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是速度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的海通码头,此前最快装运纪录大约为300辆汽车/小时。此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严格要求,又加大了装运的难度。但考虑到客户需求和今年紧张的运力、堆场压力的现实后,海通码头管理团队迅速召开了会议,决定打一场与台风赛跑的全员“闪电战”!

半天多时间内,在海通码头,一场精心组织、全员齐动的装运战就这样热火朝天地开始了:公司组织了大约150人扑向了这项任务,比正常作业多了一倍(正常作业时,通常是70至80人)。在“格罗顶峰”号停靠海通码头前,调度团队已经紧张地规划了人、货流动的各个流程,细化到将汽车运送至每个堆场的具体时间、堆放位置,以及从每个堆场驶出的具体时间安排等。7月23日10时,“格罗顶峰”号靠泊海通码头;11时45分,开工装船指令发出后,调度、驾驶员、信号员、定位指挥、舱内负责人迅速各司其职。

现场的奔跑和汗水

难题,也一个接着一个来临了。

4772辆汽车将运往欧洲三四个港口,因此停放船内的位置不同;为方便到港后驶出,海通码头人必须倒车进去,并且出口的汽车不允许打开反光镜,怎么倒车?沈超说:“运送目的港不同,汽车堆放船上三层的位置不同。这三层,我们都安排了定位,共有13名定位指挥,倒车时直接指挥。”事后证明,这种同时作业的定位指挥,提高了工作效率。

海通码头副总经理陈舸为团队的“抢”时间而感动。至今,几个现场细节令所有在场者记忆犹新:第一,“跑”。在码头前沿候工楼的班前会上,当班组长布置完装船工作任务后,几十名驾驶员几乎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向各自的短驳车,刚安全坐下,车辆就已迅速驶向了堆场,准备将待运的汽车驶到船上;将汽车安全倒车停靠在船上后,驾驶员们又跑步冲向短驳车,开始下一轮运送工作。第二,“汗”。船舱内温度高达50℃,在疫情防控要求下,现场作业人员全部穿上防护服。沈超说,“防护服很重,高温环境下没过多久,里面全部被汗水浸湿了。”远远看去,在4772辆汽车的装船过程中,从堆场到引桥上亮起的汽车车灯宛如一条长龙,源源不绝驶入船舱。最终,调度、驾驶员、信号员、定位指挥、舱内负责人环环相扣、紧张有序,以大约每分钟7辆的速度,在7月23日23∶15完成了装卸任务。7月24日0∶30,“格罗顶峰”号准时离泊!

这样的安全拼抢故事,在海通码头人看来,已是常态。2020年,海通码头全年累计完成作业量超过146万辆,占全国业务总量的近三分之一。2021年上半年,外贸出口量更是达到了35.9万辆,为2019年同期的2.5倍。在这里,出口了全国超过七成的外贸汽车;平均每年有11家船务公司、超过500艘次国际滚装船从这里启航。据统计,目前已有近146个品牌的汽车从这里发往世界五大洲、100余个国家。

这个看似普通的上海码头,承载的不仅是滚装船装卸相关服务,更是“上海软实力”。海通码头人说,希望更多国内外客户体验到通过“上海服务”运送出去的“中国智造”“上海品牌”,让全世界感受到“上海软实力”。

上篇:没有了
下篇:联合电子全新电桥下线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