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0/12/2020122600c617d39fc64813b1d782993d701224.jpg
据了解,不少智能汽车企业或已经启动“造芯”行动,或正在筹备自研芯片项目全球芯片供不应求情况下,汽车业芯片“断供”传闻不断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0-12/27/009708.html

等待处理…

车企掀起自研芯片热

本报记者 吴琼
2020/12/26

据了解,不少智能汽车企业或已经启动“造芯”行动,或正在筹备自研芯片项目

全球芯片供不应求情况下,汽车业芯片“断供”传闻不断,全球汽车产业供应链压力再次引人关注。

芯片供应告急 影响电子控制单元

12月,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告诉记者:“有点烦,因为电子控制单元需要外购的芯片供应紧张,影响了很多产品。”博世是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之一。

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应用广泛。电子控制单元通常用于中高级轿车的发动机,而防抱死制动系统、四轮驱动系统、电控自动变速器、主动悬架系统、安全气囊系统、多向可调电控座椅等也会配备ECU。随着汽车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多的国产车也搭载了不少电子控制单元。不少芯片供应商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汽车销量不好,他们随之削减了汽车行业芯片的生产配额。但没想到下半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迅速复苏,芯片供应就变得紧张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行业发展部部长李邵华称,“受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欧洲和东南亚主要芯片供应商降低产能或关停工厂的事件陆续发生,这进一步加剧了芯片供需失衡,导致部分下游企业出现芯片短缺,甚至面临断供的风险。”

“晶圆代工产能紧张,芯片供应自然跟不上。”半导体行业人士见怪不怪地表示,“卡在了晶圆环节。”从第二季度开始,8英寸晶圆就供不应求,至今仍未缓解。8英寸晶圆,在汽车业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需要差异化技术的产品,包括功率芯片、图像传感器芯片、指纹识别芯片、MCU、无线通信芯片等产品,涵盖消费电子、通信、计算、工业、汽车等多个领域。目前,晶圆供应商们加班加点工作着。中芯国际联合CEO赵海军指出,第三季度公司各工厂都满载运营。受益于需求增长,中芯国际等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公开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芯国际的电源管理、射频信号处理、指纹识别,以及与图形图像处理相关的晶圆收入环比增长8%,同比增长22%;与微处理器和专用存储器相关的晶圆收入环比增长6%,同比增长26%。

在这个时候,汽车业偏偏碰上了抢食“芯片”的消费电子业。李邵华指出,“在5G技术发展推动之下,今年消费电子领域对芯片的需求在快速增加,芯片产能遇到挑战,抢占了部分汽车芯片的生产配额。”

自研芯片

早在这轮芯片供不应求前,部分车企们已经提高了警惕。特斯拉率先自研芯片。今年,蔚来也传出正在组建团队,拟研发芯片。

特斯拉是最早自研芯片的车企,也是最早在量产车上搭载自研芯片的车企。2019年4月,特斯拉发布了自家研发的FSD芯片方案,推出了在这一基础上的“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的Hardware 3.0自动驾驶硬件系统,当年齐齐地搭载在量产Model 3上。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说:“无论是 Mobileye还是Nvidia,都无法满足我们对于性能、研发进度、成本或者功率方面的要求。”

特斯拉解脱了, 但其他车企们仍在苦海中。他们大多抱怨芯片供应商:价格高;要改动点什么,就得加钱。但由于车企们不掌握芯片技术,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

记者多方调查后发现,在算力、成本上,特斯拉自研的芯片比目前主流车企采用的自动驾驶芯片更有优势。其在HW2.5上采用了英伟达的芯片,在HW3.0上用上了自主开发的ASIC芯片,成本一下子从280美元下降到了190美元。一位车企高层表示,成本下降或源于专供。特斯拉自动驾驶走的是视觉主导的路线,对算力的要求更高、更多。而英伟达作为大型芯片供应商,需要满足各个行业的客户需求,所以设计出来的是通用芯片。

反观特斯拉自主研发的FSD芯片,算力达到2×72TOPS,远超英伟达的Drive Xavier的理论性能值30TOPS,现在每秒可以处理2300帧(Hardware 2.0和2.5都是110帧)图像。2021年,特斯拉将量产下一代FSD芯片,性能将大幅提升,能满足L5级别的自动驾驶所需的算力要求。

恒大研究院也看好特斯拉自研芯片,“特斯拉FSD芯片采用14nm工艺制造,包含3个四核Cortex-A72集群,共有12个运行于CPU(2.2GHz)、1个运行于GPU(1GHz)、2个运行于NPU(2GHz)。目前,自动驾驶处理器往往以CPU或者GPU为主,再结合其他功能模块。例如,英伟达Xavier芯片就是以GPU为特色的自动驾驶处理器,采用12nm工艺制造,包括一个八核CPU集群、具有额外推理优化能力的GPU、深度学习加速器、视觉加速器和一套多媒体加速器。与主流设计方案不同,特斯拉FSD芯片更注重神经网络加速器NPU单元,2块NPU单元分布占比最高,功能重要性可见一斑。”(见题图)

从多次迭代 看特斯拉变“芯”

特斯拉也是从苦海中走出来的。时至今日,特斯拉的Autopilot功能(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已历经多次大迭代——1.0、2.0、2.5、3.0、4.0,前三次都是外购芯片。特斯拉最先采用的是Mobileye的芯片EyeQ3(2015年,特斯拉向车主推送7.0固件版本的同时,推出了Autopilot1.0)。但特斯拉一直不满意,因为Mobileye算力低(只有0.256tops),并且不接受自研算法。而特斯拉一直希望能迭代,将芯片和算法剥离,在可编程的芯片上进行算法研发,从而做到和应用场景有效结合。

2016年,全球第一起由自动驾驶引起的死亡事故让特斯拉和Mobileye彻底分手。2016年5月,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Autopilot 模式下发生致命车祸。Mobileye认为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超越了安全底线。特斯拉却认为是Mobileye的技术不行,无法满足自身需求。几个月后,特斯拉迅速换芯,采用了英伟达的PX2芯片,将 AP从1.0升级至 2.0,性能提升了40倍。英伟达算力更强,并且支持客户自行开发软件算法(英伟达是GPU的发明者,GPU可以让大量处理器并行运算,是机器深度学习的头号牌子。英伟达推出了多款专用平台,包括2016年推出的DRIVE PX2)。

特斯拉一边换芯,一边开始自研芯片。2016年,特斯拉从AMD挖来了吉姆·凯勒担任芯片架构设计副总裁。在悄悄地研发几年后,2019年,特斯拉高调宣布采用自研芯片。特斯拉的理由是,英伟达芯片的能耗太高了。要满足巨大算力,支持L5级别自动驾驶的Drive PX Pegasus平台,GPU运行功耗达到了500W,相当于平均运行2小时就要用1度电,这严重影响了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此后,特斯拉找到了专用人工智能芯片ASIC这条路,采用固定算法最优化设计,从而达到最高的能耗比。虽然ASIC的研发成本和首次“开模”的成本较高,但可以迭代,并且后期量产成本低,特别适用于智能驾驶这样单一的应用场景。

今年,蔚来汽车也加入了自研芯片的行列。和特斯拉一样,蔚来汽车挖来了视觉感知业、芯片业的专业人才,比如原Momenta研发总监任少卿和前小米芯片/前瞻研究部门总经理白剑。

在自动驾驶大潮下,会不会有更多车企开始自研芯片?

上篇:没有了
下篇:广汽本田锐·混动联盟限时体验店落户上海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