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19/10/20191004d993bc7fd108412fbba75e30bc1b975b.jpg
大量欧洲资本期待进入中国市场,欧洲企业不断努力扩大在华业务。62%的受访企业表示,中国依然位列其当前及未来的前三大投资目的地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9-10/06/007515.html

等待处理…

《商业信心调查》:欧洲企业关注中国市场

2019/10/4

大量欧洲资本期待进入中国市场,欧洲企业不断努力扩大在华业务。62%的受访企业表示,中国依然位列其当前及未来的前三大投资目的地;33%的企业将提高其在合资企业中的持股比例。

近日,中国欧盟商会与罗兰贝格共同发布2019年《商业信心调查》年度报告。报告提出,中国政府于2018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放宽市场准入的重要声明给市场带来了利好,尽管全球经济放缓等因素带来了挑战和压力,但中国市场对于欧洲企业仍保持着重要地位,欧洲企业对未来利润前景也保持乐观。

罗兰贝格大中华区CEO戴璞表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欧洲企业仍然对中国市场保持坚定的决心,这显示了中国市场在众多公司战略中的重要性。这不单单是贴近消费者,也是为了见证和了解更多中国企业领先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如果缺失中国市场,欧洲企业将面临落后的风险。”

中国市场开放程度提高

报告显示,受访的欧洲在华企业已经体会到中国政府正放宽市场准入,对欧洲企业接纳程度正在提高。其中,欧洲化妆品企业有上述感受的占比最高,达到82%,金融服务、酒店行业、汽车与制药等领域都也较为明显的感受。随着海外投资者股比限制的放宽或取消,一些参股合资企业的欧洲企业决定增加持股。

值得注意的是,五分之一的受访企业取得了控股权,26%的受访企业表示,中国如今的市场环境比自己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更加友好。市场准入的放宽是大部分企业认为市场环境改善的最重要原因。

欧洲企业对市场准入的前景观点不一,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认为未来二到五年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如果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新《外商投资法》的出台以及外资负面清单修订等举措都能转化为切实的机遇,那么下一年可能会取得更切实的成果。

欧洲企业更关注全国范围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更希望由价格、成本以及供应商和客户距离等市场因素来决定他们的经营。

中国创新能力增强

报告显示,38%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的创新和研发环境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在三年前,这一数字仅为15%。中国着力提升创新能力,研发资金投入、创新人才数量与水平均不断提高。

中国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是大量研发资金的投入。2015年,中国的国内研发支出总额首次超越欧盟,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同时,中美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2017年,中国创下了1.76万亿元的研发支出纪录,同比增长12.3%,正在向研发支出总额为3.6万亿元的美国靠拢。如果中国继续保持这一趋势,那很有可能在未来五到十年超越美国(图一)。

除政府激励外,中国消费者市场的巨大规模也使中国本土企业受益,预计2019年中国消费者市场的规模将超越美国,超过37.6万亿元,这也有利于中国本土企业借助巨大的消费群体来测试产品,从而实现快速扩张。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中国有更多的人口可以参与创新工作。

许多欧洲企业认为中国在政府激励、研发成本和研发团队效率方面优于其他国家,但是在互联网访问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中国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欧洲企业期待中国在监管机制、知识产权与环境保护等领域实现更多的进步,为他们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中国政府激励研发的主要目标是要以科学技术驱动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而私营企业将创新视为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手段。2017年,包括在华外资企业在内的私营企业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2.5%,达到1.36万亿元。

欧洲企业认为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正在增强:2018年的调查结果首次显示,超过半数的欧洲企业认为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之相当或更强;而在2019年,持此观点的企业占比达到了62%。

中国企业在市场进入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持续进步,开发出了营销和经营现有产品及服务的全新模式。以航空业周边衍伸服务为例,欧洲航空公司认为携程和去哪儿等中国在线旅行代理商在购票界面和营销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

对此,大部分欧洲企业并未感觉受到威胁,而是看到了中国创新能力提升带来的商机。欧洲企业欢迎良性竞争,这可以激励他们追求在维持价格的同时提供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另外,供应链中的中国本土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也让欧洲企业获益。

欧洲企业致力于中国市场

欧洲企业将中国市场作为其未来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断努力扩大在华业务。62%的受访企业表示,中国依然位列其当前及未来的前三大投资目的地;33%的企业将提高其在合资企业中的持股比例(图二、图三)。

尽管2018年息税前收益实现增长的受访企业比例相比前一年下降了8%,但仍有39%的企业表示在华经营的盈利水平高于其全球业务的平均线,这一比例也是自2012年以来的最高点。

75%的受访企业表示2018年度息税前收益为正值,相较2017年仅下滑两个百分点,是过去十年以来的第二高点。其中,专业服务、医疗器械与律师事务所在2018年的业务收入还实现了大幅增长。56%的受访企业考虑于2019年扩大在华业务。欧洲企业仍有信心保持盈利,22%的受访企业表示对未来两年的利润前景持乐观态度。如果中国政府放宽外国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那么65%的受访企业表示可能会增加投资,其中有半数愿意追加年收入的5%至10%作为投资。

戴璞表示:“2019年的《商业信心调查》是在美中贸易关系日益紧张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值得注意的是,欧洲企业非常重视中国市场,既视中国为工业基地,也视其为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市场。在这种背景下,市场准入,以及可预测性更强、更有利的法律法规对欧洲企业来说更为重要。”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