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19/1/201901066cc3aebc845941b5807a830d1234f602.jpg
2018年车市的“期末成绩”反映出中国汽车市场将进入新的阶段。未来,车企之间的竞争不仅要拼销量,更要拼技术、拼服务等,否则在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9-01/06/006087.html

等待处理…

2019年车市或“零增长”

车企分化加剧,马太效应将显现

本报记者 邹勇
2019/1/6

2018年车市的“期末成绩”反映出中国汽车市场将进入新的阶段。未来,车企之间的竞争不仅要拼销量,更要拼技术、拼服务等,否则在车市“寒冬”中将越发困难。与此同时,汽车行业的新政策也在倒逼企业加速转型。

车企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日前,中汽协发布了关于2019年汽车市场的相关预测报告。该预测报告显示,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将不会增长,预计2019年全年汽车销量为2800万辆,与2018年的销量持平,即呈现零增长。

乘用车方面,预计2019年销量为2360万辆,与2018年持平;商用车方面,预计2019年销量为440万辆,小幅增长1%。其中,新能源汽车方面,预计2019年销量为160万辆,增长33%,远低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的增速。按照预测,2019年的汽车市场能否有重大突破取决于新能源汽车的表现。

中汽协分析认为,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有购车需求的群体仍然在不断增加。因此,中国汽车的刚需仍然存在。无论是合资还是自主品牌,车企分化将进一步加剧。国内车市几乎不太可能再次出现SUV或其他细分领域的增长红利。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认为,车企分化加剧的动因包括消费者年轻化叠加“新四化”、优势自主品牌开始显现,以及造车新势力。对于自主品牌,徐长明认为,只有品质有明显提升,即与合资品牌质量相当或者高于合资品牌之后,才有条件进行差异化竞争。除了要品质过硬外,自主品牌还要有明显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亮点,包括科技感、智能化,以及车联网等。

对于车企而言,一味追求销量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导入新产品和新技术以抢占更多市场、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发力智能化汽车、积极梳理经销商渠道都是车企保销量的有效途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将会是今年车市的一大特点。

新能源产业加速市场化

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将进一步压缩。此外,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加强整车安全性的评价指标,增加电池容量衰减度检测,并放缓能量密度提升要求。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透露,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至少要在2018年的基础上再降低30%。由此可见,新能源产业将加速从“政策导向”过渡到“市场导向”。业内专家预测,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幅将放缓,但预计增幅仍将超过40%。

新能源汽车取消补贴后,如何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成为重中之重。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各项鼓励政策的作用,也有技术进步带来动力电池等成本下降的因素,还有消费者更加愿意接受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因素。预计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继续扩大,保持较快增长。

从2018年的销售情况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以小型车和微型车为主。然而,近期上市的不少新能源SUV已经展现出一定的竞争力。荣威旗下高端纯电动SUV产品MARVEL X上市仅一个月,累计订单数突破5000辆,比亚迪新一代唐插电混动版则高居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前五位。

2019年,新能源SUV车型将成为众多车企主攻的市场,大多数新造车势力更是选择将旗下首款车型打造成SUV造型。然而,传统SUV市场的销量已经开始下滑,押宝SUV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到底能带来多大的刺激效果,仍有待观察。

出行服务市场格局生变

作为汽车“新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车企进入出行服务领域不仅仅是一种新业务探索,其在汽车市场销量下滑的当下显得十分应景。

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到2030年,美国、欧洲、中国的出行服务市场将达1.4万亿美元(2017年为870亿美元)的规模,出行服务将为汽车行业贡献22%的收入和30%的利润。随着汽车市场逐渐成熟,汽车厂商及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会继续下滑,而移动出行服务商的利润会逐年增长。

与滴滴、易到等互联网公司的网约车平台相比,车企推出的网约车平台在规模上稍逊一筹,但是得益于自建车队及全新的管理系统,由车企运营的网约车仍然具有一定优势。以上汽推出的“享道出行”为例,其网约车平台为自建车队,运营车辆全部使用车龄在3年以内的上汽旗下主流车型,性能和安全指标高。此外,“享道出行”对驾驶员进行严格审查、培训与考核,服务更加规范。对于车企而言,进入潜力巨大的出行服务市场一方面能够迅速提升汽车销量,另一方面还能构建城市出行生态系统,为下一代电动化、智能化汽车时代积累经验。

从目前的情况看,车企大多将切入点放在了中高端专车出行市场,事实上也有着延伸服务、强化品牌的目的。中高端专车出行市场不同于低端大众出行市场,其主要竞争力不在于价格而在于服务质量体验,谁能提供优质服务,谁就更有机会赢取市场份额。也正因为如此,德系豪华品牌宝马和奔驰纷纷在中国市场落地专车服务。可以预见的是,出行服务领域,特别是中高端专车出行市场将在2019年迎来新一轮竞争。

造车新势力争夺份额

2018年12月6日,工信部颁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出台,拦在造车新势力面前的生产资质难题迎刃而解,曾经被诟病的代工模式也得到了认可。

2018年,造车新势力开启了交付元年,而2019年或许是造车新势力发力的一年,造车新势力要争夺原本属于传统车企的份额。已经交付的企业提高销量、再推新车、完成交付目标,没有上市、交付的企业努力完成“小目标”。

截至2018年年底,还未实现新车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中,天际(电咖)、拜腾通过收购获得了造车资质,而其他几家企业也会在2019年明确各自的路线。有消息称,爱驰汽车或将找江铃代工。

和传统车企相比,造车新势力除了造车经验的缺乏外,规模不够、资金短缺、生产制造能力薄弱,销售和服务体系覆盖度不够。造车新势力采用了定制生产、“线上销售+线下服务”的模式来弥补他们的劣势。

传统车企纷纷布局出行服务市场,造车新势力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新开辟的战场。车和家和滴滴将为共享出行场景定制生产智能电动车,这款新车将完全按照公里数来设计,拥有灵活的空间布局并具备L2级别自动驾驶功能。

虽然造车新势力还处在量产交付的初级阶段,布局出行服务市场似乎是在“画饼”,但在全球资源共享、移动出行方式出现变革的当下,如果造车新势力能带来出行新玩法,也有机会抢占市场空间。

上篇:部分城市提前实施“国六”排放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