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18/10/m20181027ecb4fd47b8b94ee09e9ca040c0d71470.jpg
激烈竞争、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技术让人们深信不疑创新的重要性,但关键问题是,该如何进行创新?如果你懂得在哪里以及如何寻找创新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8-10/28/005747.html

等待处理…

创新就是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

2018/10/27

激烈竞争、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技术让人们深信不疑创新的重要性,但关键问题是,该如何进行创新?

如果你懂得在哪里以及如何寻找创新机遇,你就能系统化地管理创新;如果你懂得运用创新的原则,你就能使创新发展为可行的事业。这就是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为我们揭示的重点。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作者:[美] 彼得·德鲁克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6月

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科的开创者,他被尊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思想传播并影响了130多个国家。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对社会学和经济学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彼得·德鲁克在经典之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首次将实践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所有企业和机构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的工作,并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创新”这个字眼在今天很流行,也很时髦,许多机构都把它当做口号,甚至写进自己的宣言,但是对它的理解却是千差万别。首先是把创新与聪明的创意或发明混为一谈;其次是一提到它就意会到科技方面;最后是很多人认为凡开创一项新生意或者新事业就是创新。

德鲁克深刻地指出,创新与上述误解的区别在于它是否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什么是价值?价值并不是价格。价值是客户得到的,价格是客户付出的。做企业的,推出一项新产品、新服务或新流程,要满足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或潜在的需求,创造出新的“客户满意”。客户有新的所得,才会从不买到买、从买的少到买的多,或者愿意付出比过去更高的价格。这反映在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上,就是创造了新的财富。

同样,非营利机构的创新也要让服务对象有新的“满意”,从而愿意接受你的服务;政府的政策创新或体制改革也要产生让人民可以感受得到的新便利或保障。

虽然很多创新与科技有关,但是科技含量很低,甚至零科技的社会创新不但机会更多,而且效益更高。一家新公司如果只是以同等价格提供市面上已有的产品或服务并不算创新,因为它只是对别人已经创造出来的客户群进行瓜分,并没有创造新客户,这样的新公司注定会在市场萎缩的时候被边缘化。

在德鲁克的笔下,无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大企业还是新开办的小企业,无论是企业界还是非营利机构和政府,处处都有创新的机会,人人都可以成为企业家。他认为创新是组织的一项基本功能,是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实务工作。创新并不需要天才,但需要训练;不需要灵光乍现,但需要遵守纪律(创新的原则和条件)。

因此,创新是可以作为一门学科去传授和学习的,只要照书中所总结的规则去操作,就可以学会如何成功地创新。这打破了以往创新给人的神秘感。但是,在大家同样都认真阅读了这本书,或者上过同一门创新课程之后,为什么总是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实行了创新呢?

德鲁克的回答是:首先,必须不惧怕任何变化,不对外部和内部的改变产生反感。企业家总是把变化当做正常的、健康的事物,张开双臂去欢迎它,并主动从中寻找创新的机会。

仅仅懂得创新的原理和规则是不够的,必须养成这样的心态: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不协调、不一致的现象,成功或失败、灾难或惊喜,处在一个大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更是这样。身处其中的人,是抱怨它,力图保留原来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还是把它当做契机,观察它、理解它、利用它?

在书中,德鲁克把“有计划地放弃”列为一个组织实行创业型管理头等重要的政策,具有警示作用。因为是否能执行这一政策是对每一个管理者,尤其是最高层管理者,即首席执行官的严峻考验。(本文节选自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创办人邵明路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作序》

书评

经典经得起时间考验,值得一读再读,常读常新。它帮你理清思路,从任何新事变中发掘本质,找到历史渊源。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创办人 邵明路

创新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重要方面。如果说熊彼特系统地论述了创新的经济意义的话,那么德鲁克则系统地论述了创新的管理意义。我以为,如果德鲁克理论的上篇是“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那么他的下篇就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诸大建

一本优秀的著作就是一座挖不尽的宝藏,可以陪伴人的一生。这样的著作一旦诞生,就已经独立于作者、独立于时代,属于每个读者自己。这样的书是永恒的、跨越时空的。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赵曙明

节选

聪明的创意

以聪明的创意为基础的创新,也许比其他所有种类的创新总和还要多。每10项专利中,就有七八项属于这类创新。许多关于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的书籍中所谈到的大部分新企业都属于这类“聪明的创意”:拉链、圆珠笔、喷雾器等都是聪明的创意。在许多企业中,“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和利用聪明的创意:不论是为燕麦早餐或软饮料研制新口味,还是研制出更好的跑鞋,或是研制不会烫焦衣物的熨斗。

然而,聪明的创意却是风险最大、成功几率最小的创新机遇来源。这种创新中,能够赚回研制成本和专利申请费用的仅有1%;能够做到赚钱的就更少,可能不到0.2%。

没有人知道,哪些以聪明为创意基础的创新有成功的机会?哪些可能会失败?例如,为什么喷雾器会成功?而其他许多类似的创新却惨遭失败?为什么某种万能扳手能销得很好,而大多数其他同类的产品却无人问津?为什么拉链能为人们所接受,并取缔了纽扣呢?毕竟,礼服、夹克或裤子的拉链卡住了是一件尴尬事。

人们企图提高以聪明创意为基础的创新的可预测性,但一直没有成功。同样,人们还试图鉴别成功创新者的个性特质、行为或习惯,也没有取得进展。一则格言是这么说的:“成功的发明家就是要不断发明。他们在赌博。如果他们尝试得多,他们就会成功。”

但这种“只要你不断尝试聪明的创意,你就会成功”的信念并不比人们的普遍看法——“只要你不断投钱到老虎机中,你就能赢得大满贯”的谬论更为高明。然而,老虎机的游戏规则已是设定好了的,赌场上赢的概率是70%。你投得越多,往往输得越多。

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经验性依据可以证明“只要坚持,聪明的创意就会赢”的论调,正如没有任何“规律”可以证明你能击败老虎机一样。一些成功的发明者有了一个好创意后,就不再想新创意了:拉链或圆珠笔的发明者就是很好的例子。也有许多发明者,他们的名下拥有40项专利,却没有一项取得成功。当然,创新者会随着不断实践而有所改进,但前提是他们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实践,才能达到如此效果,即把他们的工作奠定在对创新机遇来源进行有系统地分析的基础上。

管理者如何应对时代的变革?

时代变了,如何做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优秀领导者?如何带好90后团队?如何选拔人才,留住好员工?如何做产品?如何做营销?如何做好风险管理,应对危机?如何进行创新?这些依然是每一个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赋能:打造应对不确定性的敏捷团队》

[美] 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等

在错综复杂的新生态下,科技的进步不仅没能帮助决策者掌握更多有效信息,反而使一个人准确掌握全局的条件不复存在。作为领导,要把决策、行动的权利赋予了解情况的一线人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现有的管理体制、文化进行改造,需要从“英雄式领导”改为赋能给下属,信任其能够根据情况最快速处理问题。

《创新者的窘境》

[美] 克里斯坦森

作者提出将破坏性创新进行资本化运作的一系列规则何时不应盲从客户,何时应投向性能较低、利润空间较小的产品,何时需舍弃看似规模更大、利润更高的市场,转而发展细分市场。

《商业的本质》

【美】杰克·韦尔奇、苏茜·韦尔奇

在《商业的本质》一书中,杰克·韦尔奇指出,在互联网时代,商业的本质始终没有改变。他总结道,尽管科技革命给市场带来了诸多杂音,然而你不能迷失商业中最核心的东西。这一点在1960年是真理,在今天是真理,等到了2060年仍然会是真理。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