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18/9/m201809019675584770324f379f0593c4f2a6be2e.jpg
今天来讲,不管你是学IT的,还是学文的,都要有一个认知升级的紧迫感。而我们人类从数万年前进化到现在,这个速度多慢啊!今天,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8-09/02/005466.html

等待处理…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2018/9/1

今天来讲,不管你是学IT的,还是学文的,都要有一个认知升级的紧迫感。而我们人类从数万年前进化到现在,这个速度多慢啊!今天,计算机按照摩尔定律的速度进化,18个月就翻一番,10年就涨100倍,这个速度难以想象。真实的世界超出我们想象,认知和见识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见识》

作者:[美]吴军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年3月

《见识》是硅谷投资人、国家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首部认知升级类著作。他认为,与其他外部资源或者个人因素相比,个人的成就首先取决于“见识”。

2018年7月26日,亚马逊中国发布2018年年中图书排行榜单,《见识》获2018年亚马逊中国年中纸质书新书排行榜第5位。

吴军博士在北京大学举行的《见识》新书分享会上,将自己的经历,以及身边那些时代先行者的经验以鲜明的方式阐述出来,为大家提供一套洞察世事和人生的方法。

见识,已然是这个时代的核心素养。现场,吴军坦言给北大学子上课有一种压力。但作为一名先行者,他有责任告诉大家:一个人一生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大家处在最好的时代,虽然很多时候是“命”和“运”决定人的一生,但教育可以改变命运。

对此,吴军解释道:实际上,某种程度的命中注定,是指你小时候很多养成的习惯、做事的方式;并借用高晓松的话,“如果北大学子不读一下希腊神话,那跟上蓝翔技校有什么区别?”

《见识》书中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如果有一个人在大街上扇了你一个巴掌,你会做何反应呢?

有些人会不假思考,一巴掌扇回去。有些人会认怂,捂着脸走开。还有一些人会冷静分析自己为什么会被扇巴掌:如果是自己的问题,那么就要接受教训,避免下次再被扇巴掌;如果就是倒霉遇到了混蛋,那么要么去找警察,要么以后时机成熟再找机会让他吸取教训。

这个扇巴掌的比喻,形容的就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打击、困难、甚至不幸。要知道命运有时候会捉弄一个人,但绝不会故意捉弄一个人。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不同阶段面临各种困境和选择。而对待这些“巴掌”的态度和行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世界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诞生一些新的商业概念。比如,前几年火爆的“互联网+”、O2O、P2P等,以及近来很火爆的“共享经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许多创业者和投资人在没有充分了解这些行业的前提下,就匆匆忙忙随大流加入,各种追捧和加注,生怕错过了风口,少赚了钱。最后,大家发现炒完概念后剩下不了什么东西。其实,无论概念怎么炒作,商业的本质上千年都没有什么改变。

根据吴军的洞见,商业的本质一定是创造更大的市场、更多的需求,让消费者多花钱,而不是省钱。比如,很多形形色色的“共享”服务,只不过是对共享经济理念一种廉价和不动脑筋的复制。

事业有成不过是手段,目的是获得幸福。当一个人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正向影响力后,他不仅可以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财富,而且会有一种由衷的幸福感。当一个人学会了为这个世界付出和给予,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这种把人生活出宽度和深度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往往是用金钱换不来的。

吴军用一条河来形容人生:河有三个维度,即长度、宽度和深度。最后,你对世界的影响力就是体积,体积越大,影响力越大。一个有见识的人,一定是一个拥有人生智慧的人,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他们能在生活和命运的打击下站起来,找到更好的办法,坚持前行。(本文节选自凤凰读书频道对《见识》一书的推荐)

《见识》经典语录

在那儿,什么是命呢?不同人有不同理解。对我来讲,它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环境的因素和我们自己对未来走向划定的方向。人生轨迹走不出这两条线,个人的努力、运气等不过是让我们在这两条线之间做微调而已。

既然有白天就有黑夜,那么我们不能够因为喜欢白天就厌恶黑夜。因此,我们不应该由于自己对一件事情的喜爱,就不宽容别人做相反的事情。

鲁迅是我非常钦佩的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态度,我颇为赞成他的一些想法。也就是说,我赞同“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年轻人,不要因为看到很多人辞职或者退学后发了财,就天真地认为只要将自己置之死地就能后生。盖茨、佩奇、布林和扎克伯格退学创业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挣钱的方法,然后才退学;而不是反过来,因为退学,所以创业成功。

节选

共享经济的本质

未来商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这个名词和概念在中国已经被炒作了很长时间,但是大部分人,包括很多从业人员对其理解都有偏差。错误的理解导致错误的结果,大部分宣扬共享经济的公司都是快速死亡,于是这个词在很多场合也被大家当笑话讲。其实,这并非共享经济本身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炒作概念的人没有搞清楚共享经济的意义。

今天,当我们说起共享经济时,大部分人马上会想到滴滴(包括它并购的优步、快的等公司)的网约车服务、爱彼迎(Airbnb)的网上住房短租服务,以及今天的各种共享单车服务。几乎每一个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都受益于这些新的服务。但是,如果再让大家想一些例子,恐怕举出来的都是凑数了,无论是共享充电宝、共享板凳、共享雨伞等对共享模式廉价的复制,还是更早前打着共享资源旗号的,诸如O2O门诊挂号、共享会计、共享律师、共享医生等,对大家的生活都没有什么帮助。如果我们把共享经济的圈子划得再大一点,把那些所谓P2P、O2O等数十万家创业公司都包括进来,你会发现它们对我们的生活也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单纯从共享经济公司的数量上来讲,过去和今天99%以上的公司是在炒作概念。当然,存在即是合理。那么多人炒作概念,不能简单地以“钱多人傻”来总结,它的背后有着相应的社会基础。

“共享资源”这个概念听起来非常合理,因为我们的城市,甚至我们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过去被浪费的资源实在太多,而闲置的资源也实在太多。因此,通过共享更好地利用资源至少听上去是有道理的。倡导“共享”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站到道德的制高点,显得有那么点儿情怀,也容易说动政府支持。投资人对于这样各方面都赞许的事情是喜欢投资的,媒体也喜欢追在后面宣传。当然,在中国,共享经济比在世界其他国家炒得更厉害还多了一个特殊的理由:“这些年,中国大城市里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让每一个有责任心的市民都意识到通过共享减少资源使用的必要性。在这种大前提下,当国内的创业者看到了爱彼迎和优步这两个成功的案例后,便觉得似乎什么东西、什么资源都可以拿出来共享了。”

世界太快,你如何超前一步?

想要在这个信息量超载的互联网时代成为精英,发现并捕获新奇、刺激的现代化思维,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身参与,用精英的眼光和思维理解和改变世界;最快的办法就是从书中获得新思想。

《在耶鲁精进:成为专才之前,先成为通才 》

[中]王烁

全书分为耶鲁故事、极简金融课、极简谈判课、财智逻辑、在美国看美国、大学·问·答网友六个部分,讲述了作者在耶鲁大学学习与生活中收获的见识与体悟,引领读者近距离接触前沿的知识思维。作者告诉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还有将学习作为终身之旅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

[美] 吉姆·兰德尔

经过对人们的学习方式进行多年研究,作者推出了《时间管理》这一丛书,旨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话题。在《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一书中,作者从大量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和文章中归纳出约50条原则,以故事的形式呈现,配有精美描图,妙趣横生、发人深省。

《格局》

[中]何权峰

本书是中国台湾的“拿破仑”、被誉为最贴近人性的心灵作家何权峰通过48个举重若轻的小故事,告诉你提高人生格局、认清人生方向的方法;为你打破习惯思维中“不可跨越”的自我局限,释放生命的“无限可能”,让当下的你成就未来的你。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