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17/6/m20170624be576506ead9430f8c0ea347e3f8654b.jpg
可以说,我们今天能够如此方便地使用苹果产品都应该感谢鲍勃·迪伦。鲍勃·迪伦作品所传达出的“自由、反叛、反传统”嬉皮士精神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7-06/25/003411.html

等待处理…

鲍勃·迪伦:诺贝尔奖诗人

本报记者 李妍如
2017/6/24

可以说,我们今天能够如此方便地使用苹果产品都应该感谢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作品所传达出的“自由、反叛、反传统”嬉皮士精神影响了乔布斯的一生。乔布斯说:“迪伦的话可以触动我心中的创造性思维。”

乔布斯认为苹果一直试图站在人文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交汇处。在乔布斯的艺术世界里,鲍勃·迪伦无疑是教父级的人物。当乔布斯因为iPod而如日中天时,他仍然会为了能与鲍勃·迪伦当面交谈而颤抖、激动。

开栏语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求知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的不断追求,而创新和进取也是上汽集团的企业文化价值观里所倡导的。将值得分享的新知热论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新知》。

本报从本周起推出《求知》栏目,我们将从书籍、电影、展览、演讲等多种渠道来搜罗时下最受关注的人文、艺术、科技等众多领域的热点,把这些新知卓见分享给您;我们也将邀请业界有智识的朋友来谈谈他们的见解、体验和对未来的想象,共同探索这个世界的“新”。

让我们开始阅读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歌是用来唱的,不是阅读的

他扮演了很多种角色:他是伍迪·格思里的精神传人,是广为人知的民谣歌手,是著名的摇滚明星,是孩子们可靠的父亲,也是孤独的吟游诗人……但是,有一种角色始终代表着他自己: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幽默与颠覆的支持者。

以上所有的角色,构成了鲍勃·迪伦传奇的一生。而在这个传奇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过去50年里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家,是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500多首歌曲的创作者,而且已经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长达25年。歌手、音乐家、画家、电影制作人、作家……在这些身份之上,最重要的是,鲍勃·迪伦是一位诗人。

1996年,鲍勃·迪伦首次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之后,他每10年被提名一次,陪跑该奖项20年。终于,2016年10月13日,这位76岁的美国民谣诗人、艺术家、作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当然,鲍勃·迪伦得诺奖这事儿已过去大半年了,我也并不想“炒冷饭”,但这位老顽童日前又压着线向瑞典文学院递交了获奖演讲音频文件,全篇都在讨论:我的歌和文学奖有什么关系?

在感言里,鲍勃·迪伦调侃道:“如果有人告诉我,我有那么一丝希望获得诺奖,那我会认为这跟我能站在月球上的概率是差不多的。”他表示,正如莎士比亚创作戏剧时考虑得更多的是表演与舞台的问题,自己在创作音乐时考虑得更多的是演唱等实际问题,而且“如果让我的梦想更大些,我希望我的音乐能被制作成唱片在电台播放,这真的是对我最大的褒奖了。”

有人说,鲍勃·迪伦的获奖是一次彻底的失误;也有人欢呼,认为鲍勃·迪伦无论是从文学性还是社会意义的层面来看,其得奖都当之无愧。

歌词就是了不起的诗作

论及鲍勃·迪伦歌词中的魅力,他的追随者曾说他是三流歌手、二流吉他演奏家、一流作曲人、顶级诗人。

天生反骨的鲍勃·迪伦在21岁时写下那首著名的《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荡)》,一连问了12个没人能答上的问题:“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真正称作是一个人?一只白鸽要飞跃过多少片海洋才能在沙丘安眠?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永远被禁止?……”他将民谣转变为寓言诗,运用歌曲去讲述故事、传递思想,令每一个聆听者在沉醉于音乐的同时,梳理自己从未关注的内心,或重新观察漠然相对的世界。

正如诺贝尔奖组委会给予鲍勃·迪伦的评价,“他把诗歌的形式以及关注社会问题的思想融入到音乐当中。”鲍勃·迪伦的作品紧随着每一个时代的步伐,又似乎是以他独特的艺术方式印证着每一次的社会变革。

鲍勃·迪伦以其出色的作品成就获得了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奥斯卡及金球奖的最佳原创歌曲奖等。这一切,正如2007年普利策奖颁发特殊贡献奖给他时所说的那样,“迪伦不需要普利策,是普利策需要他。”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鲍勃·迪伦从来不是文学的“副产品”,他就是文学本身。与其说是他需要诺贝尔,不如说是诺贝尔奖需要他来重新将文字引回其最原始的流传方式。

2011年4月6日,70岁的鲍勃·迪伦在北京工体馆开唱,两个小时的演出,17首曲目,他没说一句话,没有人们耳熟能详的《答案在风中飘荡》,他却用一曲口琴配唱的《青春永驻》给了人们一个肯定的答案:鲍勃·迪伦,永远年轻。

让鲍勃·迪伦“震动最深”的三本书

在鲍勃·迪伦长达27分钟、有4000多字的获奖演讲中,他回溯了自己的歌曲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鲍勃·迪伦提到了多本名著,例如《堂吉诃德》、《艾凡赫》、《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双城记》等。这些作品给了他认知人生的方式、对人类社会的理解,以及衡量事物的标准。当然,他把它们也写进了歌里。但让鲍勃·迪伦“震动最深”的是这三本书。

《白鲸》 [美]赫尔曼

鲍勃·迪伦折服于《白鲸》的包罗万象,无论是意识形态上包含的基督教或是印度教迷思,还是各种地理和历史知识在书中都有体现。水手以实玛利的存活画面是他音乐中的常驻主题。

《西线无战事》[德]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鲍勃·迪伦把《西线无战事》称作是一本终结童年的书:“这本书让你的童年终结,让你对世界存在的美好信仰终结,让你对他人的关注终结……曾几何时,你是怀揣着成为钢琴家梦想的少年;曾几何时,你也热爱生命和世界,现在把这热忱击得粉碎。”

《奥德赛》[古希腊]荷马

受到《奥德赛》的启发,鲍勃·迪伦创作了一系列和家乡有关的作品。“我们的歌曲在这片人们生存的土地上存活着。我希望你们有机会以正确的方式聆听到歌词。”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