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16/3/m20160319cfc4a729788649efb7beae388eb66c33.jpg
这一周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谷歌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在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围棋博弈中以4∶1的战绩完胜人类代表。但早在1997年的人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6-03/20/000858.html

等待处理…

如何让“蓝色大象”继续跳舞

IBM凌棕博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漫谈IBM创新管理机制与企业文化

2016/3/19

这一周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谷歌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在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围棋博弈中以4∶1的战绩完胜人类代表。但早在1997年的人机大战中,IBM的超级计算机“深蓝”二代就战胜了当时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

2011年,IBM迎来了它100岁生日。同时,它的市值也超过了老对手微软。“深蓝”之后,更强大的“蓝色基因”还在不断壮大。IBM公司Almaden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凌棕博士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了IBM百年发展历程中的生存之道。

战略转型中的变与不变

IBM公司可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成功逃过历次经济危机,并且在历次技术革命中成功转型的公司之一。在很多人的印象中,IBM仅仅是一个大型计算机制造商,它创立了个人计算机(PC)标准,开创了PC革命的新纪元。随着微软的崛起,IBM的PC业务日渐式微。2005年,IBM打包出售了旗下PC部门。在互联网时代,IBM显得有些过气。

其实,IBM并没有那么简单。IBM拥有当今工业界最大的实验室IBM Research,它还是世界第一的专利申请大户,是世界上最大的开源Linux服务器生产商,是全球最大的业务与技术服务供应商。

凌棕说:“很多人说IBM很会提营销口号,当有些口号成了流行时,却忘了它的源头其实是IBM,比如说‘电子商务’。”在20世纪90年代初,IBM喊出“电子商务”的口号时,也许除了IBM自己,没人相信这个概念在其后会带动整个IT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再说说前几年,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概念,智慧原是对人类思维的衡量条件,现在把它用作对计算机设备使用能力和效率的评估,赋予了“智慧”新的含义。

这些口号都是IBM在提高办公自动化的理念基础上逐渐地将口号细化。凌棕指出,不管口号如何,IBM的使命是不变的。其一是致力于创新、研发、制造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产品。“研发出的产品效率要高、体积要小、用起来要方便,这跟大多数技术公司的使命是没有区别的。重要的是,客户无论使用IBM的产品在干什么,我们都在做二进制计算,IBM是引领计算模型向服务模型变化的社会模块。”IBM要通过专业的技术服务,将先进技术产品转化为客户的商务价值。IBM每年通过技术服务带来的产值连续十几年超过公司总收入的50%。

最大的创新是IBMer

IBMer,顾名思义就是IBM的员工体系。IBM的全球雇员超过43万人,涉及170个国家和地区。IBM连续23年位居全球IT公司专利申请数量首位。2015年,IBM获批专利数达到7534个,平均每天获得超过20项专利,使IBM成为全球首家年专利量超过7000个的公司。

IBM对员工队伍的管理也有一套自己的“哲学”。凌棕认为,IBM确信“团队的力量胜过个人的力量”。“这可能是IBM作为大型跨国企业的沉淀,中小型公司,特别是创业公司会将创办人看作是企业的灵魂,IBM则强调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团队工作的结晶,谁都不可能单打独斗。”

在IBM,如果你遇到两种不同特质的员工,你要求他们互相学习他们不同的特质是很忌讳的。IBM鼓励每个员工依靠自己的特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能说会道的员工可以去从事客户服务工作,“闷葫芦”的员工就可以钻研技术问题。IBM的口号是“让每一位IBM的员工成为自己所在专业的专家”,这也促使IBM成为技术公司中跳槽率最低的公司。

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是IBM的员工价值观,这类看似教条式的口号,在IBM内部处理具体事务的时候还真成了判定准则。凌棕回忆起某一次他参与处理员工间矛盾的调解,一位IBM的资深员工因年度效率分数过低而与自己的经理发生矛盾,双方各执一词。经理表示对这位员工的一些行为不能容忍。比如,有一次这位员工因为飞机延误而未能与约定的客户见面,客户很着急,虽然事后进行了解释,也未对公司造成损失,但经理却不接受这样的解释。他认为,飞机晚点是工作中的风险,你要把风险留给自己,做好预判和准备工作,不让客户着急,这位员工是可以做到的。

IBM提倡营造志愿者团队的工作氛围,志愿者团队更强调把一件事做好。新手上路,如何选择进入IBM的人就有门道。在面对多位简历情况差不多的面试者时,人事部门就会从面试者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宗教信仰、对工作的热情度、进入IBM的动机等多个方面分析,看他是否会成为志愿者员工。

快乐的人容易成功

是快乐的员工容易成功,还是成功的员工容易快乐?在IBM经常会被问到这个问题。乍听是个“鸡”与“蛋”的问题,细想之下,也有深意。如果一位经理认为成功的员工容易快乐,那么,他的工作重点就会放在如何帮助他的员工取得成功上,多为员工创造成长的机会。在IBM,高层认同的企业文化理念是营造一个人人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快乐的人容易成功。

围绕这一理念,IBM制订了员工守则,包含杜绝各类骚扰、财务数据准确、远离腐败现象、尊重客户隐私、保护知识产权等五项内容。此外,IBM建立全球员工价值体系,注重以人为本,保证多元化的氛围,甚至要去预估一些可能发生的跨文化问题。凌棕说:“在IBM保证多元化氛围的措施中有一条是‘积极区别对待’,听上去比较抽象。一次我去罗马做培训,我的任务是讲两节课,我规划了自己的行程,但是被组织培训的同事否定了,一定要让我把同样的培训内容讲两次。原因是培训的听众不能坐在一个教室里,一部分是IBM阿拉伯的员工,一部分是IBM以色列的员工,他们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可能会有冲突。分开培训这件事本身是动用了公司的资源,一旦预估到会有矛盾,就要积极区别对待,这就是IBM的文化。”

谈及50%的IBM员工不在传统办公室工作时,凌棕解释说,不是每位员工都能灵活机动地调配工作时间。从事技术研发和软件开发的员工可以实现远程工作,不一定需要每天到办公室;而开发硬件需要使用实验室的员工就没法弹性工作。“当然,这都是根据个人意愿来安排,不是公司的硬性规定,也有员工特别享受每天去办公室上班的氛围。”

IBM的企业文化还包括培训员工如何与管理层打交道;鼓励发表意见并建立解决矛盾机制;嘉奖杰出贡献者并鼓励员工相互表达谢意;鼓励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优秀志愿者会被授予美国总统签署的嘉奖函与奖章。

“如果大象能够跳舞,那么蚂蚁就必须离开舞台。”这句话出自IBM前CEO郭士纳的自传《谁说大象不能跳舞》。IBM在2014年成立Watson集团,构建认知计算的生态系统,由Watson领导的改革标志着IBM新转型时刻已经到来。或许正如凌棕所说,IBM总是在思考下一个100年会发生的事。

Q&A

Q:企业面对转型创新时,特别是在摸索时期,会感觉到迷茫,应该如何去分辨企业的创新战略是否适应未来市场?

A:这不仅仅是IBM,或者是汽车行业,所有行业都有这样的困扰。现在一个行业的颠覆就是被数字技术颠覆。对于IBM而言,我们是数字技术的发源地和驱动力,所以只要我们发现客户有痛点,IBM的技术服务能解决这些痛点,从而转化为客户的商业价值,这就是我们的创新动力。

对于汽车行业,我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但可以看看大趋势。未来世界里,汽车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基本部件,整个社会流动的方式就是信息技术里人类交流沟通、资源调配的方式。在这个场景下,汽车行业如何解决客户的问题?比如,我现在就有问题,我开车到会场,把车停在停车场,开完会之后我再去开车,开会这段时间没人用车就是一种浪费,怎样来解决它?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它?这就是汽车行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Q:如何帮助科学家、工程师去了解客户的需求?

A:送他们到客户那里去。科学家、工程师的共同特征就是想法多,研发的产品是不是真正符合客户的需求需要很多交流。以前IBM的做法是,客户提要求,我们一门心思搞研发,做成产品再卖给客户。现在是,客户有什么要求,让他一起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过程中。

Q:IBM已经开始了第四次战略转型,IBM是如何考量公司各个部门的工作成果已经达到了转型目的,比如“认知时代”?

A:实际上并没有量化的考量方式,但有一系列能达成效果的描述。比如“认知时代”的目标,第一是机器能够理解人类的想法,第二是机器有自己学习的能力,第三是机器跟机器、机器跟人之间有交流的能力,达到这三点就算实现目标。Watson系统现在已经推进到了3.0阶段,但为了实现其中的某一点,还会增补内容进去。IBM还会继续关注之前的战略,但整个公司的资源配置会逐渐向Waston集团靠拢。

Q: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源泉。IBM在转型过程中,企业文化有转变吗?

A:肯定是有不断地添加和修改。IBM的基础文化首先是包容,以前美国的法律禁止妇女工作,IBM就雇佣了女工。之后,IBM就帮助政府修改了法律。

有时具体战略上的变化,是由企业文化去推动的。IBM当时要成立技术服务部门,公司内部有很多争论。IBM就发动大家思考,公司该向何处去?有一位管理学院教授就建议说,制造产品,产品总归是属于利润链下游的,为什么你们不抢占上游,不要总想着上下游通吃。于是我们就放弃下游,专注上游,上游就是技术服务。

企业文化就是希望人人都心情舒畅,心情一舒畅就会产生新想法,综合新想法就能提出各种建议,这些建议通过整合就能得到大部分人认同的公约数。这也是大家智力成果的体现。(见习记者 李妍如)

上篇:没有了
下篇:“百年老字号”IBM战略转型之路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