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15/11/m20151102eecd2ade9afa4a4bbea7da8c5f5414ca.jpg
日前,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和上海大众的合作模式作为国内“校企合作”的经典案例受到了广泛关注,人民网还以《对接区域优势资源 构筑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5-11/01/000102.html

等待处理…

同济成为大众“第二研发部”

开展7期预备工程师项目 联合培养100余名学生

本报记者 晓新
2015/11/2

日前,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和上海大众的合作模式作为国内“校企合作”的经典案例受到了广泛关注,人民网还以《对接区域优势资源 构筑人才培养共同体》为题,报道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主动对接区域资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和实践型汽车人才的新模式。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立足上海汽车产业重地安亭,共同打造了一个人才、资金、技术循环流动的产学研生态圈。

因势利导

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结合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和学科特点,共同制订了《卓越汽车预备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计划》,构建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平台。通过区域资源共享,构建同济学生进入上海大众教育培养模式,帮助大学生及早了解汽车产品、技术及其开发和管理知识,共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素养的在校大学生,同时也使上海大众在人才竞争中获得先机。参加培养计划的对象以汽车学院四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为主。其中,四年级学生参与理念导入阶段,即通过参观企业、参与实习,初步了解上海大众;研究生参与近距离观察阶段,即将上海大众专业技术部门提供的研究项目作为毕业设计和研究的课题,进一步熟悉大众。由同济大学各相关专业教授与上海大众各科室领导及专家共同开展交流探讨,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大学生开设讲座,制订毕业设计和研究课题,共同培养和指导在校大学生。

联合培养

建实践型人才培育模式

联合培养计划将教学、实习、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上海大众先进的汽车研发软硬件和丰富的人力资源,由大众资深工程师为学生讲授《现代汽车技术与实践》《汽车电子产品的工程化设计》等专业课程。大众工程师和同济教授开展多方位合作,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鼓励企业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讲师,同时聘请学校优秀教师担任大众兼职研究人员,为青年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和学习提供便利。

现今,已有22名大众工程师被聘为同济大学兼职教师,2名教师赴大众实践深造。汽车学院与上海大众合作,在德国大众建立海外实习实践基地,并建立了一整套学生选拔、派出、资助、管理制度。截至目前,约有40名学生通过该方式赴德国交流学习。启动预备工程师培养项目,同济学生进入大众,完成实习或专业实践、毕业设计或学位论文。目前,汽车学院与上海大众已顺利开展7期预备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培养了100余名学生。其中,超过50%的学生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大众。

互融互促

共享产学研合作成果

同济和大众的合作给双方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联合研发增强企业发展动力,上海大众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先后进行了多项课题联合研究,包括制动系统综合总体设计、制动系统NVH分析控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匹配设计等。同时,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也获得了上海大众“第二研发部”的别称。此外,大众作为同济的优秀校外实习基地,已从学校吸取了诸多优秀人才,很多毕业于汽车学院的员工现已成为上海大众的骨干力量,进入重要岗位。

双向培养成就校企合作“样板”,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与上海大众的合作方式曾多次获得上海乃至国家的教学成果奖项,由汽车学院编撰完成的《培养卓越的汽车工程师——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创立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入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丛书(第一辑);《校企联合、国际交流、创新实践、学科交叉——四轮驱动的汽车人才培养体系》获2013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济与大众的合作为产学研结合之路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典范。

上篇:军大三院·东方肝胆安亭新院专家介绍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