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7/pc20250704b90ca68708444c35a4bd815f5bc31d0c.jpg
(上接A1版)同时,通过建立架构开发流程体系与产品开发体系,公司具备了一整套系统集成开发思想与经验知识库,推动了试验验证等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5-05/17/030857.html

等待处理…

构建绿色制造平台 加快创新转型升级

作者 阳春启 赵旭东
2015/5/17

(上接A1版)同时,通过建立架构开发流程体系与产品开发体系,公司具备了一整套系统集成开发思想与经验知识库,推动了试验验证等软硬件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此外,在设计开发方向上,公司在原水平模块的基础上已拓展到垂直模块,初步形成了能与主机厂同步开发底盘系统和模块的能力。

先进制造,提升企业制造能级

经过多年来的投入与积累,公司在整车轻量化、电子化等设计需求的牵引与新工艺、新材料技术运用的推动下,着力于提升企业的制造能级。

在掌握全工艺能力的基础上,着力于工艺专业技术的纵深发展。一是以自动化级进落料冲压、液压成型与卷管成型为代表的压力成型技术,以CPC差压铸造技术为代表的铝合金铸造技术,以及以铝合金、异种金属焊接、镀锌薄板与脉冲焊为代表的焊接技术相继在新项目中得以应用;二是在机加工工艺上,通过优化人机工程,初步实现一次装夹与探伤精度和检测效率的提升;三是在工艺技术上,继续朝着轻量化产品制造工艺和虚拟仿真技术等方向的深度与广度发展。

践行“绿色制造”理念,着力于装备技术能力的提升。一是以自动化生产线的推进和信息系统工具的应用为基础,向生产制造智能化方向稳步迈进;二是以提升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为目标,加大人工上下料的替代、随线自动化全检、柔性化生产线的研究,实现焊接、电泳、冲压等工艺的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并推动智能化技术在视觉识别及自动装配单元(AGV)等领域的应用;三是通过SAP、HEC、制程大师、HMES等信息系统工具的应用,逐步实现对于生产过程的远程监控管理,并形成大量的基础数据,为今后实现智能制造打好基础。

通过对外合作,快速掌握成熟的专业技术与专业管理能力。为进一步提升装备设计与制造能力,公司以“借外脑”的方式,通过与国外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模具中心进一步完善了自主模具开发流程与设计的标准化工作,提升了模具技术与开发的能力;同时,专门成立汽车装备公司,初步形成了面向汽车零部件装备的专业经营能力。

管理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发展

坚持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保障,着力抓好观念先行、目标引导、机制创新、组织保障等4项工作,努力营造加快创新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

观念先行。搭建全员创新平台。今年年初,公司召开了“1·11汇众日”文化建设大会,明确2015年创新主题,并发布“绿色制造”核心理念与工作目标,倡导全体干部发扬担当精神;同时,引进了“拆书帮”“咖啡时间”等团队学习方法,鼓励各部门围绕创新主题,建立各类学习平台和知识共享平台。

目标引导。践行“追求劳动创造幸福,促进人与环境和谐”的绿色制造理念,各部门、各生产基地制订“提升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人均边际贡献”的年度以及中远期目标,确立行动计划,激励干部员工协同协作,敢于挑战、敢于担当,努力推动全员创新。

机制创新。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以“职级双通道”模式,建立了技术人员专业发展体系,形成了以首席工程师为标杆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激励体系上,突出价值导向,以内部利润中心建设为基础,建立了“人均边际贡献提升”考核激励方案;在“合理化建议、持续改善、科技创新项目”工作推进中,借鉴“创新隧道”理念,从全员“创意”点子、改善“创新”项目、技术“创造”成果,最终转化为创新产品,打通了全员创新路径。

组织保障。聚焦公司核心业务发展,成立技术中心,下辖先期开发部、项目管理部、先期工艺科等部门,不断优化与提升企业技术核心竞争能力。此外,公司积极推进工厂管理扁平化和职能部门矩阵式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建立了面向工厂现场的高效管理结构。

在“构建绿色制造平台,加快创新转型升级”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抓创新首先必须抓住创新的本质,摆脱同质化竞争,努力为用户创造价值。尤其是在技术上,必须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企业特质,才能实现战略性产品的突破,并形成规模优势,最终跻身全球一流的底盘系统集成供应商行列。

(作者阳春启系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旭东系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上篇:上汽财务公司荣获区2014年度经济贡献百强企业第四名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