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2年第9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将于9月1日起强制实施的新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GB7258-2012。7月16日和18日,中国标准化协会汽车分会和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在北京召开了两场分别针对乘用车和商用车行业的新标宣贯会,吹响了新版GB7258即将正式登场的号角。
新标页码增厚了一半
GB7258是我国机动车安全技术管理最基本的技术标准,堪称汽车安全的“基本法”,先后颁发及实施过1987年、1997年和2004年3个版本。GB7258现行版本是2004年10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的GB7258-2004。2004版GB7258启用后,随着汽车技术水平进步及出于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等因素的需要,2004版GB7258陆续发布过3个修改单,也使得重新修订GB7258被列入了议事日程。2009年4月,GB7258的制修订工作启动;同年10月15日完成了征求意见稿草稿;2010年1月正式的征求意见稿成文。
2004版GB7258的正文部分只有30页,而新版正文页码达到了46页。增加一半厚度(印刷版)的新国标究竟增加了哪些内容呢?据专家介绍,新版GB7258新增条文中,既有诸如车辆识别代号(编码)的打印要求、客车设置应急门或应急窗等“看得见”的新增要求,也有很多“看不见”的新要求。例如,乘用车的ECU(电子控制单元)应能被读取车辆识别代号、发动机型号等特征信息,以便于更好地打击盗抢机动车等违法行为;车长大于等于6米的客车应具有超速报警功能,部分公共客车还应配备限速装置……
另外,还有一些增加的条文,如,“装备有正面/或侧面气囊的汽车,若驾乘人员按要求正确使用安全带等安全装置,发生事故时,不应由于气囊未正常展开而遭受不合理伤害”,希望通过法规给予原则性规定,确保更好地保护汽车消费者的权益。
有助推动新技术入市
新版GB7258在与时俱进地完善机动车安全水准的同时,将有助于推动汽车技术升级。作为汽车安全最基本的保障之一,制动系统也是新标的重头戏,其条文所占的篇幅有8页之多,约占全文的1/6。其中,新版GB7258要求:所有专用校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的前轮,及车长大于9米的其他客车的前轮应装备盘式制动器;车长大于9米的客车,所有专用校车、危险货物运输车和半挂牵引车,总质量大于等于12吨的货车和专业作业车,以及总质量大于10吨的挂车应安装符合GB/T13594规定的ABS(防抱死制动装置);车长大于9米的客车(专用校车大于8米)、总质量大于等于12吨的货车和专业作业车,以及所有危险货物运输车,应装备缓速器和其他辅助制动装置……这些要求明确的条文的出台,无疑将给苦苦支撑多年的本土气压盘式制动器和气压ABS供应商带来政策利好,有望由此摆脱“叫好不叫卖”的困境。
此外,新版GB7258还要求乘用车装备驾驶人安全带佩戴提示装置,对不系安全带驾车行为进行视觉或声觉报警……诸如此类借助先进技术保障安全的要求被写入国标,将大大刺激这些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其背后的商机不言而喻。
个别细节仍有待商榷
众所周知,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销量仅实现不到3%的微增长,其中,商用车销量甚至下滑了10%。同时,迫于市场竞争的形势严峻,即便是一些中高级车也不得不降价促销、利润大幅缩水。在市场大环境并不景气的背景下,推进需增加成本的安全新标准,车厂和消费者的积极性究竟有多高?在执行环节是否会因此缩水?这些疑问也已经引起了业界专家的担忧。
同时,新版GB7258中一些条文也引起了车厂及业界专家的争议。比如,车长大于11米的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及所有卧铺客车,车身应为全承载式框架结构。对此,有客车厂代表明确指出,作为国家标准,只要规定达到什么样的侧翻和碰撞防护要求即可,并不应该明确具体技术路径,而且,统一使用该结构也未必符合当前国际技术潮流。同样,对于新标在“辅助制动”章节将缓速器单列出来的写法,也有专家表示,这样过于具体的条文,不仅有欠稳妥,而且还可能令相关厂商认为该技术将是未来主流,或将误导行业发展。